疫情就像一场大考。

  当考试铃声响起时,我们所有的紧张,所有的迷茫全都变成一粒粒的汗珠滴落在纸上。时间依然在流淌,在结束铃声响起前,我们能做的就是,认真做好能做的每一道题,去思考,去想。

  后疫情时代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思考?

  《光明日报》安徽记者站站长常河将答案分成两部分,从人文和科技两方面去讲。疫情实际上就是一场人类与病毒之间的战争, 在这场战争里每个人都是士兵,这是人文的部分,而被士兵紧紧握在手里的,叫科技。常河把目光放在了安徽抗疫期间的医卫企业,他说了这样一句话:疫情期间,一台口罩机从研发到制造要多长时间?答案是14天。这是安徽医卫企业在疫情期间的速度,是科技的力量支撑起整场战争。除此之外,“人和”的力量也十分巨大。“疫情让社会产生很多变化,社会治理的创新让人印象深刻。”常河说。

  央广网安徽频道总编辑孙叶在答案里写了这样四个字:逆行,逆袭。抗“疫”之战,离不开万千医护人员的义无反顾,离不开一个个“白衣天使”的大义凛然。在疫情期间,安徽约有一千四百多名医护人员“逆行”奔赴武汉,为这场战役的胜利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后疫情时代,复工复产的号角已经吹响,安徽产业发展可以用‘逆袭’形容”。孙叶指出,在产业复苏过程中,安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让人印象深刻,京东方、华米等高新产业纷纷交出亮眼的答卷。

  工人日报安徽记者站站长陈华将答案聚焦在生活中的细节,以小见大。陈华举例说,疫情期间,他们小区出现确诊患者,小区因此被封闭,那么住户的日常生活怎样得到保障?在住户担忧时,仅仅一天时间,小区特别定制的线上买菜统一配送的小程序就已经上线。这只是一个缩影,如今“云上办公”如火如荼,“线上教育”崭露头角,越来越多的新事物出现在大众视野,疫情带来的不仅是“危机”,还有疫情背后技术进步、科技发展的“转机”。

  交卷的铃声将要响起,人们在回望过去的时候,除了去感慨那些已经失去的东西,更要关注哪些东西被留下,哪些事物获得新生。在答案里,人们除了去思考如何让社会的巨轮动起来,更要想明白,当油门重启后,车要往哪里开。

  (责任编辑 王彤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