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况下,一个体重为120斤的成年人,体内的血液大概有4800毫升,谯城区柳湖社区住着一对叫丁伟和刘荣萍的夫妇,无偿献血19年,累计献血4.3万毫升,总量达9个成年人全身血液总和。

  两人签署志愿书,双双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和身后器官捐献的志愿者,同时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义务献血队伍。这对夫妻3次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先后被评为“安徽好人”“中国好人”等荣誉称号。

  “献血救人 是一种幸福”

  “刘荣萍就住在那边的一个巷子里,他们夫妻俩都是大好人啊,平时特别热心,还是献血公益人呢。”来到柳湖社区的青龙街,听到有人打听刘荣萍的住址,热情的街坊邻居立刻带着记者,并夸赞着刘荣萍和丁伟夫妇俩。

  走进刘荣萍的家,首先看到的就是一个个荣誉证书和一张张献血证。“前段时间的世界献血者日,我们刚和市中心血站和红十字会的成员进行了一场宣传,这些证书还没来得及收拾。”刘荣萍说,多年的献血活动,早已让她和血站工作人员成了朋友。在她看来献血是一个救人利己的事情。

  说起第一次献血的场景,刘荣萍记忆犹新。2000年春节假期的一天,夫妇俩一起逛街,无意中看到献血车上贴了一则告示:“急需B型血,请伸出您的援助之手!”虽然当时对献血很陌生,但刘荣萍想着自己正巧是B型血,随即和爱人登上献血车,这才了解到急需用血的是一位大出血产妇。

  由于当时人们对无偿献血缺乏正确的认识,参与者太少,B型血紧缺。刘荣萍二话不说撸起了袖子,抽血、化验后,她的血符合标准,工作人员立即抽了200cc。

  当看到带有自己体温的鲜血被送到产妇身边时,丁伟、刘荣萍这才切身感受到无偿献血的重要意义。此后只要身体允许,夫妇二人每年都去献血,他们的手机号码也成了无偿献血的紧急热线电话。在他们的带动下,2010年,正在济南某部队服役的儿子丁帅,18岁生日那天献血400cc。

  “手机24小时开机 有需要随时到”

  2011年12月份,亳州境内济广高速公路上发生了一起特大交通事故,造成30多人死亡,30多人重伤,急需大量的血液,亳州血库告急。亳州市中心血站第一时间联系丁伟、刘荣萍。

  刘荣萍向同事交代了一下手头的工作就立刻赶了过去。此时,丁伟正在亳州市人民医院看护病重的叔叔,已有两天两夜没休息好了。听到这个消息他立即带着儿子来到献血处,边献血边打电话通知身边的好友尽快赶来献血,一家三口献完血后又帮血站的工作人员做起了志愿服务。

  2013年夏天,43岁的丁伟在家中突发心肌梗塞,急坏了一家人。“住的地方救护车进不来,幸亏离医院近,否则就危险了。”刘荣萍说,因及时做了手术,丁伟被抢救了回来,但是由于身体原因,医生说丁伟不适合再献血。这让丁伟难过了好久。“不能献血,你可以进行义务献血宣传啊,一样能帮助别人。”在妻子的安慰下,丁伟康复后,就加入了义务宣传献血的志愿者队伍。

  2015年,在亳州市红十字会、市中心血站等单位的支持下,经民政部门备案,刘荣萍、丁伟夫妇与志同道合的志愿者成立了亳州市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刘荣萍担任了协会的副会长。

  “过去是单兵作战,今后有组织了,协会要探索构建一套完整的服务体系,让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无偿献血队伍中来,让更多的人得到帮助。”刘荣萍说,4年间,协会成员从50多人发展到200多人,其中两人的血型还是“熊猫血”。刘荣萍经常提醒他们不要喝酒、抽烟,生活要规律,既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被救助的人负责。

  2015年8月1日,刘荣萍在魏武广场献血屋做志愿服务过程中,市人民医院打电话,一个胃出血的老人在手术台上再需200 cc的B型血。虽然2015年7月3日刘荣萍刚刚捐献了血小板,但她还是毫不犹豫地撸起了袖子。

  夫妻携手 签下器官捐献书

  2008年11月11日,刘荣萍又在合肥红十字会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留下血小样,成了光荣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我每天都希望能有人因为我的干细胞捐献而获得重生的希望。”刘荣萍说,我一直都在等待配型成功,希望这一天早日来。

  2018年底,丁伟、刘荣萍在媒体上看到一则新闻:四川一老人生前签署了捐献器官的志愿书。这位老人去世后,他的器官被移植给三个病人,从而拯救了他们的生命。自那之后,夫妇俩就萌发了捐献器官的想法。

  今年春节期间,夫妇俩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家人,作为退休教师的父母非常赞同。2019年4月4日,丁伟、刘荣萍一起签署了器官捐献志愿书。

  多年来,丁伟、刘荣萍曾3次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2009、2012年荣获“安徽省无偿献血公益之星”称号,2014年11月荣获“安徽好人提名奖”,2015年4月荣获“第四届亳州市道德模范”称号、同年10月荣获“第四届安徽省道德模范提名奖”,2015、2017年被评为“亳州市优秀红十字志愿者”,2016、2018年荣获“亳州市无偿献血优秀志愿者”称号。(李锦文)

  来源:中国亳州网

  (责任编辑 牛丹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