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安徽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围绕人民法院解决“执行难”工作和人民检察院民事刑事执行监督工作,开展专题询问。对省“两院”工作开展专题询问,在省人大常委会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会上共有8位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和2位省人大代表进行询问。

  执行难问题由来已久,被社会广为诟病,法院也受长期困扰。根据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全省法院解决执行难工作情况的报告,2018年4月以来,安徽全省法院以“江淮风暴”执行攻坚为总抓手,向执行难这个顽瘴痼疾发起总攻。据统计,2016年1月至2019年10月,安徽全省法院共受理执行案件1003217件,结案951174件,结案率94.81%,执行工作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2018年,安徽全省法院共发布失信名单130032人次,限制高消费276002人次,限制乘坐飞机214747人次,限制乘坐动车、高铁78154人次;对拒不执行生效判决、裁定的失信被执行人,共罚款991万元,拘传15517人,拘留8031人,移送(自诉)追究刑事责任933人。通过全方位的高压威慑、惩戒,迫使18476名失信被执行人自动清偿债务22.41亿元。

  今年前10个月,全省法院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法定期限内实际执结率97.44%、执行信访办结率93.42%、执行案件整体执结率81.23%,执行关键指标持续高位运行。

  拒不履行协助义务会受制裁

  洪禹候委员:“执行难”为社会广泛关注。请问:在新的形势下,我省法院将如何进一步健全解决“执行难”的长效机制?

  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董开军:

  经过三年的努力,安徽法院同全国一样,“基本解决执行难”阶段性目标已经如期实现,今年开始向切实解决执行难迈进。针对一些消极执行、选择性执行、乱执行等现象,我们将下大力气规范执行行为。

  现代信息技术推进执行模式的迭代升级,为切实解决执行难注入了新动能。我们要广泛借助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全面提升执行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健全网络执行查控系统,实现网络化查找被执行人和控制财产。完善执行指挥中心综合管理平台、执行办案系统和执行公开系统,实现可视化、集约化、精准化高效执行。今年我们重点加大网络询价系统、移动执行APP、执行不能公示平台、新版执行管理系统4个项目的建设应用力度,有效提升执行质效。

  在执行联动方面,要建立健全查人找物的协作联动机制。执行难首先难在查人找物,需要各有关单位共同推动被执行人下落和财产信息共享。这里需要指出,如果一些联动单位作为协助执行人,以内部规定等种种理由,消极协助或拒不履行协助义务,也会受到罚款、拘留等制裁。在联合惩戒方面,要加快落实失信被执行人信用惩戒制度。

  将深入查处错案背后腐败行为

  石德和委员:近年来,全省检察机关在民事执行监督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较好成效,同时,也还存在着监督刚性不强等问题。请问:我省检察机关如何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精神,进一步补短板、强弱项、建机制,扎实推动我省检察机关民事执行监督工作?

  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薛江武:

  民事执行难曾经被称为“天下第一难”。通过进一步加大办案力度,完善立法,开展为期三年“基本解决执行难”专项活动,取得了显而易见的工作成效。但执行难仍没有从体制机制上得到根本解决,存在反弹的可能性。

  我们将畅通案源渠道,通过依法受理控告申诉、完善内部线索移送机制等措施,对符合民事执行监督立案条件的,做到快速受理、快速办理,高效回应群众司法诉求。我们将秉持依法监督的理念,加大对执行行为监督力度,重点聚焦人民群众反应强烈的怠于执行、违法执行和执行程序不规范的行为,深入开展针对性强、实效性高的民事执行专项监督活动,守住司法公正最后“一公里”。我们将恪尽监督职守,坚持监督案件与查办司法腐败问题并重,不仅对执行案件加大监督纠错力度,还要深入查处错案背后的徇私枉法、滥用职权等腐败行为,防止权力滥用,维护公民合法权益,努力净化民事执行工作生态。

  不动产登记系统明年全部共享

  金小干委员: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在对被执行人及其相关人员、车辆、不动产、银行账户等进行查控等方面,目前还一定程度地存在着“联而不动、动而不力”的问题。请问:我省公安机关、自然资源管理部门、中国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如何进一步完善执行联动机制,切实发挥联动单位的作用?

  省公安厅党委委员、副厅长刘立兵:

  根据省高院对执行联动工作提出信息共享方面的需求,积极配合省高院部署建立“点对点”专线对接,加强省级层面对“查人控车”信息的监督、管理,提高公安机关协助法院开展执行工作的实效性。

  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省测绘局局长李传殿:

  2018年6月26日,省级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实现了与省高院的信息共享。同时,在市、县层面,已有11个市以及28个县、区地实现与法院信息共享,实现网上查询。合肥市将不动产登记窗口延伸至法院,由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在中院设立司法业务登记窗口,负责办理市辖区范围不动产查封、注销查封登记业务,服务于本地、外地各级法院、公安、检察等国家机关。

  为进一步完善两部门联动机制,切实发挥联动作用,下一步省自然资源厅将加快完善不动产登记存量数据整合。完成城镇国有建设用地及房屋所有权存量现势登记数据整合工作,实现查询数据全覆盖,努力提高存量数据整合入库率,以支撑省高院查询工作。

  推进全省不动产登记系统与法院系统信息共享。已经实现信息共享的,积极推进网上查询、查封;未实现信息共享的,加大推进力度,市级力争今年底实现共享,县级明年底前全部实现共享。同时,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市、县将不动产登记窗口延伸至法院,提高法院对涉案不动产的查询、查封效率。

  中国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副行长陶诚:

  配合省高级人民法院完善“点对点”查控机制建设,继续推进省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接入网络查控系统;完善线下协助执行工作机制,探索搭建专线等方式,快速传递查询需求、反馈查询结果,进一步提升执行工作效率。

  开展重点领域失信问题专项整治

  省人大代表翟培敏:解决“执行难”要深化与联合信用惩戒部门的惩戒联动,全方位形成打击合力。请问:我省发展和改革部门在推进失信联合惩戒中,做了哪些工作?如何进一步深化信用联合惩戒?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天培:

  进一步健全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将失信联合惩戒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和省政府部门目标管理绩效考核,进一步强化失信惩戒省市和部门联动。深化长三角区域信用合作,构建一体化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动态调整省、市信用联合奖惩措施清单。配合省高院完善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认定和退出机制。

  进一步强化信用信息共享应用。充分发挥省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主枢纽作用,加强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等各类信用信息归集共享。继续推动各地各有关部门依据权责清单,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查询嵌入审批和监管工作流程,实现“应查必查”,并根据查询情况进行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加快构建和完善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

  进一步开展失信问题专项治理。协同有关方面适时开展政务、涉金融、扶贫脱贫、拖欠账款等重点领域失信问题专项整治,公布失信典型案例,落实联合惩戒措施,发挥失信联合惩戒的有效作用。

  终本案件一律录入全国系统

  潘法律委员:在执行过程中,对被执行人完全丧失履行能力的“执行不能”案件,和经过财产调查未发现可供执行财产的案件,法院一般按“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处理。请问:我省法院是如何规范适用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在“执行不能”案件中,对于生活特别困难的胜诉当事人,我省财政部门如何推动完善执行救助机制?

  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朱兆法:

  我省法院如何规范运用“终结本次执行程序”?首先,严格条件。严格执行最高法院《关于严格规范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规定》的四个条件,四个条件同时具备,才能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终本案件一律录入最高法院建立的全国执行案件管理系统,接受监督。

  其次,强化监管。一方面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监管,在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后,每半年全国统一的网络查控系统自动查询一次,发现有财产的及时恢复执行。另一方面实行单独管理。每个法院都成立执行终本团队,专门对终本案件进行单独管理。符合条件的终本案件,及时在省高院“执行不能案件公示平台”向社会公开发布。

  第三,实施救助。对执行不能案件中的生活困难申请执行人,主要是涉民生案件,符合条件的依法予以执行救助。

  长三角诉讼服务“一网通办”

  省人大代表宁中伟:从调研的情况来看,近几年来,全省法院系统在执行工作信息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还存在执行信息化建设发展不平衡的现象。请问:我省法院如何推进执行信息化与执行工作的深度融合?我省财政部门和数据资源管理部门如何提供相关保障和支撑?

  省数据资源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崧:

  根据省委、省政府部署,加快建设江淮大数据中心,汇聚全省政务、经济、社会等公共数据,形成万物数联的数据中枢。建设“数字江淮”大数据平台,夯实数据资源底座,为各部门提高管理水平数据赋能。

  深化诉讼长三角“一网通办”。安徽政务服务网与省高院诉讼服务网已打通,建立了长三角诉讼服务“一网通办”专栏,我们将深入对接,提供更好网上立案等服务,解决当事人异地诉讼难等问题。(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武鹏)

(责任编辑  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