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11月28日,省生态环境厅召开2019年第7次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通报了近期空气质量状况。

  据悉,截止11月28日,除池州、黄山之外的14个市PM2.5浓度46.2微克/立方米,与2015年同期相比下降11.2%,但与2018年同期相比仅下降1.3%。与全国总体情况相当,今年我省空气环境质量改善速度有所减缓。

  降水前后旱情区域对比图

  不利的天气加大空气质量改善难度

  记者从会上获悉,根据生态环境部的研判,目前我国空气质量还处于“气象敏感型”阶段,空气质量改善七分靠工作,三分靠天气。今年我省夏秋季气温高降水少,淮河及以南地区遭遇了40年一遇的伏秋旱。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贺泽群在会上表示,不利天气加大了我省空气质量改善的难度,全年的目标完成愈加艰难。

  在治污过程中,依法惩处超标企业的同时,还要保护守法企业。据贺泽群介绍,我省坚决反对“一刀切”,在秋冬季攻坚行动方案中,没有涉及强制性错峰生产、大范围停工停产等要求,“对超标排污的企业依法处罚直至关停,鼓励企业实施超低排放并给予政策支持,坚决反对‘一律关停’‘先停再说’等敷衍应对做法。”

  安徽实施“清单化”减排

  为了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战,按照城市地域特征和产业布局特点,安徽16市分别编制了“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攻坚行动任务清单”和“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

  “任务清单”逐步推进治污效率低的企业进行升级改造。“减排清单”以降低重污染天气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影响为出发点,指导工业企业制定“一厂一策”的减排方案,坚决避免全面停产等“一刀切”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安徽对钢铁、有色、化工、焦化、铸造、建材等15个行业进行绩效分级,将企业评定为ABC三个等级,采取差异化的应急减排措施,其中,A级企业在重污染期间可不采取减排措施,B级企业适当少采取减排措施。

  此外,重污染天气期间,安徽还抓住有利气象条件及时实施人工增雨,实现污染物浓度“削峰”,最大限度减轻对社会生活和工业生产的影响。(记者 彭旖旎)

  (责任编辑 杨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