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池州:探索“红+绿”模式让乡村旅游“活”起来

  “今年我将继续围绕乡村治理和乡村振兴两个方面,特别是在因地制宜分级分类推进乡村振兴方面提出自己的建议。”2月11日上午,在池州市贵池区,全国人大代表、梅村镇霄坑村党委书记王建伟告诉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在担任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的五年中,在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下,他所提的建议基本上都得到答复和落实。带领霄坑村在乡村振兴道路上探索出许多成功经验的王建伟今年继续担任全国人大代表,他将关注乡村治理和乡村振兴。

  在偏僻山村打响了“霄坑绿茶”品牌

  2018年,王建伟初次参加全国“两会”,这一次对他和宵坑村来说,都迎来了一个契机。

  霄坑村位于皖南山区腹地,面积50平方公里,村民440多户1600多人,村子所在位置平均海拔700米,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出优质绿茶。但由于缺乏统一规划,一段时期内,村民们“单打独斗”、小厂林立,不仅茶叶品质参差不齐,形成不了品牌效应,“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砍树,九十年代以后收入来源转为发展茶叶为主。”

  “霄坑茶叶的小作坊一度接近30家,虽然早年在村民增收致富上发挥过重要作用,但放眼长远,这种模式显然不可持续。”王建伟在“两会”上,通过参加代表团审议和聆听代表建议,逐渐解开多年的困惑,那就是整合资源、统一品牌、做优产业。回乡后,王建伟立即把整合茶产业提上日程。

  2018年初,霄坑村集结了村内6家茶叶龙头企业,成立霄坑村茶叶协会,采取“协会+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改良茶叶生产制作、统一产品品牌包装,将小作坊“蝶变”成现代化的茶业企业,并顺势举办茶叶开园节,将“池州霄坑绿茶”品牌推向安徽乃至全国市场。

  如今宵坑绿茶的茶园面积由开始不足1000亩发展成为近6000亩,年产量14万斤,产值近6千万,达到了亩均1万多,人均收入近3万元。

  红色文化+绿色生态来升级乡村治理

  2021年6月,位于霄坑村的中共黄西工委纪念馆正式揭牌,吸引不少游客参观,这也是保密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这是安徽省唯一村级红色保密基地。”自幼成长于霄坑的王建伟,从小熟知黄西工委事迹,2019年,他与村“两委”干部商议,决定向上申报项目,挖掘红色遗存,并于2020年获批建设中共黄西工委纪念馆,为霄坑乡村旅游注入了“红色基因”。

  “宵坑村的生态环境非常好,在此基础上,我们摸索‘红+绿’的模式,红色旅游+绿色产业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多的平台。” 为进一步提升旅游品质,近年来,王建伟带领霄坑村一改往日村庄治理模式,围绕红色文化和绿色生态两条主线,系统建设村内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及公共配套,加强人居环境整治,力促环境整洁、特色鲜明。

  村容村貌的改变直接再次加速旅游经济的兴起,目前霄坑村已建有7家星级农家乐和2处特色民宿,每年来村游客2万余人。

  王建伟介绍,目前保密基地的二期正在建设之中。他还计划将整合后的一些茶叶加工作坊改造成民宿,最终希望通过第三次转型,以农家乐+旅游为振兴宵坑村的主导产业。

  多年在乡村振兴道路上摸索的王建伟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有资源的乡村、有产业的乡村、以及既没有资源又没有产业的乡村,应该针对实际情况分级分类。”在今年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上,王建伟将建议分类分层次精准发展,因地制宜振兴乡村,对于有资源有条件的乡村,支持产业发展,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对于可挖掘推动产业的,可以培育产业,对于资源有限的乡村,可以进行环境治理,合理增加就业,增加村民的幸福感。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汪漪)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 刘正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