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余载奋斗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推动安徽考古事业不断发展

  1958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前身——安徽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正式成立,新中国安徽文物考古翻开了全新的一页。多年来,安徽考古人在把配合国家经济建设考古作为工作重点的同时,有计划开展课题研究,积极有效地开展文物保护。重大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不断“出炉”,对探索人类起源,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发展,揭示江淮地区灿烂的古代文明,产生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和极其深远的影响。一些发现改写了安徽历史,填补了历史空白,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

  [保驾护航]

  配合基本建设工程考古数千次

  配合基本建设工程开展的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一直以来是文物考古工作的“重头戏”。多年来,伴随着安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坚持依法保护文物,始终把配合国家经济建设的考古工作作为重点,忠实履行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的重任,同时不断加强课题和学术意识,重大考古新成果不断涌现。1958年以来,累计开展配合农业生产、水利、城市建设、交通、能源等基本建设工程考古数千次。

  “在党中央、国务院对文物考古工作的高度重视下,社会各界对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基建考古也从过去的被动性配合、抢救性保护发掘,逐渐向提前介入,有计划、主动性的文物保护和考古发掘转变。”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宫希成介绍,进入新世纪以来,我省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配合基本建设的考古任务也日益繁重。一年下来,现场调查和考古发掘往往达上百次之多。

  合徐、连霍、铜庐、亳阜、马芜、蚌宁、沿江、阜六、合淮阜、合六叶、芜雁、屯祁、阜新、凤明等高速公路建设,以及合蚌高铁、宿淮铁路、京福高铁、阜六铁路、宁安铁路、合宁铁路、合武铁路、西气东输、“引江济淮”……几乎所有的重点工程现场,都洒下了考古人员辛勤的汗水。他们常常比施工人员更早进入现场,开展考古调查、勘探和抢救性发掘工作。这些考古发掘涵盖旧石器时代至明清时期,年代跨度大,文化内涵丰富,对研究地方历史、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价值。除了配合省内重大基本建设工程,我省还派出“精兵强将”,参加了三峡库区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文物保护大会战,为安徽赢得了荣誉。

  [不论寒暑] 考古人员一年野外工作10个月以上

  文物考古探索历史,让文物“说话”,但长期的户外作业,枯燥繁琐的发掘、整理、修复工作,也让这项工作格外艰苦。尤其是配合基本建设开展的考古工作,涉及的文物点多,施工条件复杂,工期紧张,文物考古工作难度更大。

  2017年底,贯通长江淮河,惠及安徽、河南两省的引江济淮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安徽境内输水线路 587 公里。早在工程全面开工之前,考古人员用脚步把这个距离徒步踏查了几遍。现场发掘阶段,由于工期紧张,为了给工程“抢出”时间,考古人员更是冒着严寒、酷暑,持续奋战在发掘现场。

  而这样的状态,近年来几乎已经成了安徽考古人工作的常态。宫希成副所长介绍,省考古研究所是我省唯一的一支专业考古队伍。由于编制有限,专业考古人员配置与日益增加的工作量严重不匹配。近年来,省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员一年野外工作时间基本都在10个月以上,多的时候超过300天。“一个项目开始,除了春节,考古人员没有节假日。”现代科技手段的发展,为考古工作插上了科技的翅膀,但也对考古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白天在工地上进行田野工作,晚上还要在租住的民房里整理资料、清理文物,把对遗迹的判断和分析做成记录,经常加班到深夜。很多遗迹现象非常复杂,晚上有时候还要开会讨论。“很多考古队长都是80后,常年在外,没法陪伴家人,非常不容易。大家有时候开玩笑,回合肥像出差,家像旅馆。”

  [铸就辉煌]

  多项新发现新成果填补空白

  安徽地跨长江、淮河南北,东邻江苏、浙江,西连湖北、河南、南毗江西,北与山东接壤,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历史上文化交流的过渡地带,在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有着独特的价值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安徽几代考古人栉风沐雨,筚路蓝缕,文物考古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和县猿人、巢县智人、潜山薛家岗遗址、含山凌家滩遗址、屯溪西周土墩墓、皖南古铜矿遗址、寿县楚寿春城遗址、天长三角圩西汉墓、巢湖放王岗西汉墓、马鞍山东吴朱然墓、濉溪柳孜隋唐大运河遗址、六安双墩1号汉墓、蚌埠双墩一号春秋墓、固镇垓下大汶口晚期城址、繁昌窑遗址、东至华龙洞遗址……几十年来,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各类考古发掘中共发掘出土文物标本十多万件,一系列考古新发现和新成果,填补了历史空白,丰富了安徽地方史研究的内容,促进了安徽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近年来,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发掘的“天长三角圩西汉墓群”“含山凌家滩新石器时代祭坛和墓地遗址”“淮北柳孜大运河遗址”“六安双墩汉代墓葬”“蚌埠双墩一号春秋墓”“固镇垓下大汶口晚期城址”6项田野考古获评当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巢湖放王岗一号汉墓、凤阳明中都遗址、阜南台家寺遗址、当涂“天子坟”孙吴墓、华龙洞旧石器遗址等先后获得“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提名奖”或入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含山县铜闸镇凌家滩遗址考古调查与发掘项目荣获中国考古学会颁发的2011-2015年度田野考古奖二等奖;蚌埠双墩一号春秋墓、“铜陵师姑墩遗址”考古发掘项目分别于2009年和2011年荣获国家文物局颁发的田野考古三等奖。

  [春华秋实]

  数十部专著记录历史

  在做好文物保护与考古发掘工作的同时,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一直以来高度重视考古资料整理和研究。多年来共出版专著、报告、图录及刊物66册(套),发表论文数百篇。《商周考古简编 》《汉语文字学史》《中华古玩通鉴陶瓷器》《凌家滩-田野考古发掘报告》《淮北柳孜运河遗址发掘报告》《潜山薛家岗》《长江三峡工程文物保护云阳晒经报告》《巢湖汉墓》《萧县汉墓》《皖南商周青铜器》《凤阳大东关与卞庄》《潜山林新战国秦汉墓》《庐江汉墓》《皖江汉魏古铜镜选粹》《霍邱堰台遗址》《天长三角圩西汉墓》《安徽乡土建筑遗产》《宿州芦城孜双龙机床厂墓群发掘报告》《马鞍山五担岗》《柳孜运河遗址第二次考古发掘报告》《安徽六安城东墓地:巨鹰墓地发掘报告》《新萃-大发展、新发现,“十一五”以来安徽建设工程考古成果展》等几十部专著记录了安徽考古取得的丰硕成果,也推动了文物考古研究不断向前发展。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物考古工作的开展对于揭示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明史,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宫希成介绍,近年来伴随着考古发掘的推进,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还为全省各级博物馆提供了大量的展品,为展示安徽悠久历史,弘扬和传承优秀历史文化做出了贡献。滁州市博物馆展示的夏商周时期文物,安庆市博物馆展示的新石器时代文物、芜湖市博物馆展示的皖南土墩墓、繁昌窑出土文物……这些珍贵文物备受观众喜爱,有些还成为了“镇馆之宝”。

  通讯员 程蓓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刘媛媛 王素英 文/摄

  (责任编辑 杨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