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医疗新技术是否对人类适用有效?一种新药是否安全、有效?除了医学研究人员的付出,还有一群作为“幕后英雄”的实验动物。日前,记者来到安医大一附院动物实验室,这里用于医学研究小白鼠每年约有7000余只,“感谢他们为人类医学所做的贡献,我们也努力尽可能减轻他们的痛苦。”实验室内的研究人员说。

  实验用动物小白鼠使用最多

  日前,在安医大一附院的动物实验室,神经内科、泌尿外科、感染科三个科室的专业研究人员,正分别使用小白鼠与兔子做实验。“基本上每天都会有实验,实验动物包括大鼠、小鼠、仓鼠、兔子等。”实验室工作人员陈老师介绍,而小鼠中的小白鼠则是使用最多的。

  在泌尿外科课题组,一只小白鼠被麻醉在手术台上,研究人员正小心翼翼地为它手术,课题与男性疾病有关。当日他们的工作是对雌性小白鼠进行卵巢切除。课题组成员姜涛是名研究生,正在安医大一附院规培,此次是他们第一次做小白鼠的卵巢切除手术,手术由较有经验的成员彭医生负责,姜涛和另外两名同学观察学习。姜涛介绍,实验中约需要对20只雌性小白鼠进行卵巢切除,在实验研究中,手术过程完全参照人类。

  用动物实验步骤完全参照人类

  “实验中,手术的器材和医院手术室一样,麻醉、针、线,无菌纱布等,打结手法也一样。”陈老师介绍,这个动物实验室,可接受内科、外科、骨科、感染科等医院所有科室的课题研究。

  当日上午,感染科课题组成员王医生正在对一只兔子进行造模,使之成为感染模型,她参与的课题研究是细菌耐药与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探索抗生素的合理规范使用。利用感染后的兔子,研究感染性疾病的诊治。

  “在对兔子给药过程中,我们也完全模拟人体,使用留置针。”王医生说,“它已做出了很大的牺牲,使用留置针,是减轻它痛苦的方式之一。”在实验中,王医生一直细心观察兔子给药后的变化,轻轻触摸背脊,用棉签轻轻擦拭兔子嘴部。

  动物实验室每年需7000只小白鼠

  “这个实验室每年约接受30多个课题组的申请。”陈老师介绍,每个课题研究会经历多个环节,而动物研究只是其中一个。每个课题的时间跨度也不一样,长则两三年,短则几个月,两年左右则很常见。“随着对医疗技术的追求,课题申请现在越来越多了,今年前四个月,已有十几个项目在申请动物实验。实验对样本数量有要求,小白鼠繁殖能力强,且经济成本低。”据了解,一般来说,小白鼠受孕18天就出生,60天性成熟,平均每窝可产仔10只以上,能满足实验对数量的巨大需求。

  此外,小白鼠基因与人相似,各种生理生化反应也和人差不多,且个体差异小,实验数据不但可以重复,而且更趋于一致、更准确,这使得小白鼠在动物实验中非常受欢迎。在安医大一附院的动物实验室,每年约有7000余只小白鼠用于实验。

  采取各种措施

  尽量减轻动物痛苦

  利用动物进行实验,一直存在道德困境,“它们为人类的医学研究作出了贡献,我们一定要善待它们。”陈老师表示,这也是他们对每位前来做实验的学生必提的要求。

  据介绍,这些动物在平时的饲养中,身心健康都得到关注,包括一兔一笼、恒温恒湿无噪音、定期更换垫料、木屑需要消毒、饮水瓶要定期清洁等。

  此外,动物在手术后,还要为它们补充营养,“比如说兔子,手术后,我们会为它们买胡萝卜、包心菜,要注意不能带有水滴,以免拉肚子。”无法避免的是,大多动物在实验后都可能走向死亡,为减轻痛苦,实验室会对它们进行安乐死。

  在实验室的师生看来,这些动物是每一个课题的幕后英雄,它们在为人类医学发展做贡献。

  吴鹏伟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汪漪/文

  (责任编辑 沈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