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吃免费午餐吗?你在合肥还真能找到。近日,记者探访了解到,已经开业4个月的雨花斋公益素食饭店,每天约接待两百位食客,其中95%是熟客。让老板感动的是,很多人志愿过来帮忙。
什么样的客人都欢迎
上周五,记者来到位于新蚌埠路的雨花斋公益素食饭店,玻璃窗上写明免费午餐时间是11点至12点。当时正值午饭时间,饭店门前的长板凳上坐满了排队吃饭的人。
队伍中有3名临泉路二小的学生。“我们分别读二、三、四年级。我们经常来吃饭,妈妈很放心。”三年级的牛紫玲告诉记者,周末时,她会和妈妈一起来做志愿者。
60岁的陈德云刚用过餐,他和爱人每天都来吃免费午餐。“我手脚有点残疾,爱人脑子不太好,平时靠捡破烂维持生活。”陈德云一家日子过得很清苦,欣慰的是儿子考上了大学。
店长丁女士告诉记者,陈德云两口子,每月都会送一袋米和一桶油过来。“桌上的那个菠萝,是今天一位客人送的。有的客人临走会丢下20元。”丁女士说,很多人都有一颗感恩的心。
中午12点免费午餐结束,据丁女士统计当天共有170人来用餐。“今天算少的,最多的一天有250人。”丁女士告诉记者,来吃免费午餐的主要是环卫工、工地工人、拾荒者、空巢老人和学生。
据了解,公益饭店去年11月开业,由几位爱心人士捐助,每月水电、房租、食材等开支要3万多元,每天来吃饭的95%是熟客,“不管是什么人,我们都欢迎。”
一家四口齐做志愿者
门口的迎宾、分发碗筷和打菜的师傅等人,都是公益饭店的志愿者。
“店里只有厨师拿工资。”迎宾告诉记者,志愿者中年龄最大的是80岁的董慧英奶奶,最小的是20多岁的小姑娘。“奶奶家住铜陵北路,腿脚还挺好,每天坐公交车来洗碗、择菜。”丁女士告诉记者,还有一家四口来做志愿者的。
在厨房后堂,记者见到了75岁的刘士训和74岁的薛素珍,老两口正在忙活。“7点就过来洗菜、切菜了。客人来了,就开始洗刷碗筷。”薛素珍说,刚开始做久了,回家腰和胳膊会酸,老伴儿帮她捏一捏,“现在熟练了一点不累。”
“我身体好,干什么都行。”刘士训说,“女儿、女婿先来做志愿者的,我们觉得能帮助他人很好,也过来了。女儿今天值班没来,女婿早晨下了夜班就过来了,现在正搬菜呢。”
相关新闻
免费热汤面仍会继续
说起免费吃饭,合肥市民对敬亭山路的“待用面馆”应该不陌生了。“2013年开始给困难的人提供免费热汤面。上次查看记录,至今大约送出300多碗面条了。也有人吃一碗面给两碗钱的。”在老板娘左家美的本子上,既登记了免费吃面的困难者,也登记了多付钱的好心人。
不过,前段时间,老板闫玉强遇到一个骗子。“我之前落难的时候,吃你家一碗面,今天特地来感谢你的。”骗子自称付刚,让老板做几个好菜,晚上要来喝一杯。
“他一顿能喝一斤酒,你看我这上面原来摆的好酒,全被他喝掉了。连续吃喝三天也没给钱,最后还找我借钱买中华烟。”闫玉强说,他和老伴年龄大了,面馆马上交给儿子打理,“不管是谁接手面馆,免费热汤面都会继续下去。”
本报星级记者 郭娟娟/文 本报记者 刘玉才/图
查看评论(44)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