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来安农田高标准 百姓“饭碗”端得稳

  人民网滁州9月8日电(周坤)九月金秋,硕果累累。7日,滁州市来安县大英镇的一片水稻田里,种植大户杨志拨弄着稻穗,随手扒开一穗儿水稻笑着说:“长势不错,又是个丰收年!”

  尽管今年夏季降水偏多,但在“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里,杨志的稻田依然保持稳产高产。面对即将到来的丰收,杨志的笑容,是近年来滁州市来安县持续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生动体现,也是当地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一个鲜活注脚。

俯瞰来安县高标准农田。陶涛摄俯瞰来安县高标准农田。陶涛摄

  “以前这儿田间道路低洼不平,灌溉用水根本引不进来,几乎全是‘望天田’,耕种、收割全部靠人力,全村没几个人愿意种田的。”完成田间管理后,杨志打开了话闸子。

  从去年开始,来安县政府部门帮助他们把机耕路、引水渠修到了田间地头,不仅进水排水非常方便,确保了旱涝保收,而且从插秧到收割几乎全程实现了机械化,“种田真成了一件幸福的事!”

  据了解,2019年,来安县投入资金11310万元,完成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7.5万亩。来安县农业农村局二级主任科员孙文称,高标准农田让农业生产条件从根本上得到改善,水稻单产比项目实施前增加40kg/亩;油菜单产比项目实施前增加20kg/亩;小麦单产比项目实施前增加35kg/亩;促进项目区农民人均增收230元以上。

  栽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来安县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与贫困村扶贫产业园相结合,精心打造了一批产业集群,延伸了农业产业链,助推农业产业升级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

  在来安县杨郢乡的安徽省凤凰山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产业园,这里建成了高标准农田示范区2200余亩,用于种植桃树、橘树、车厘子和板栗。同时,杨郢乡整合扶贫专项资金700余万元,建设田园综合体,带动贫困户长期就业12人,每年确保贫困户增加收入5000元至40000元,并且帮助贫困户销售农副产品,增加收入4万多元。

  “打工何必去远方,家乡就是好地方!”正在板栗种植基地劳作的何宇民是杨郢乡的一位贫困户,他高兴地说,“高标准农田建好后,村里的产业发展起来了,需要大量务工人员,现在我可以在家门口打工了。一年收入有三四万元。”

  “今年还将继续完成6万多亩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孙文说,今后通过大力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把扶贫产业园建成高标准农田产业扶贫示范区,推进生态农业、现代农业、特色农业、规模农业发展,“实现村经济实力强,优势产业发展稳,农民收入持续长。”

  (责任编辑 周西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