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父爱如山 !安徽一父亲割肝为14岁儿子“续命”

  5月27日,在安医大一附院,刚刚做完肝脏移植手术的孙玉(化名)和儿子躺在相邻的ICU病床,牵着手。就在前一天,为了延续孩子的生命,50岁的父亲选择用自己的肝脏为年仅14岁的孩子“续命”。

  孙小祥(化名)来自亳州,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因为患有先天性脊柱裂,进出医院成了家常便饭。家人从没想过放弃,为了给孩子治病,花光了全部积蓄。2年前,小祥突然开始呕血,在当地医院对症治疗后依然反复发作,后来被诊断为肝硬化。家人到处求医,始终没有合适的治疗方案。今年春节后,小祥病情突然恶化,几乎每隔20多天就会有一次消化道大出血,每次出血都可能危及生命。疫情之下,给孩子看病之路更加艰难,家人在亳州、北京等地辗转,3月份来到安医大一附院就诊。

  “肝移植可以彻底治疗肝硬化,术后供体和受体肝脏都可以生长到正常状态。”安医大一附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赵红川告诉小祥的家人。但要移植,首先要解决的是肝源问题,是等待符合配型的肝脏捐献还是由亲属捐献做活体肝移植?

  “等别人捐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孩子等不及。”孙玉和妻子都提出,用自己的肝脏为孩子做移植。孙玉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支柱,妻子觉得应该由自己给孩子捐肝。但孙玉认为妻子身体不好,自己才是捐肝的合适人选。最后,争执中的两人都做了匹配检查,由于妻子身体条件不允许,最终还是由孙玉给孩子捐肝。

  “不担心以后的生活,钱没了可以再挣,孩子的健康最重要。”躺在病床上的孙玉很乐观。一向不太爱说话的孙玉,不断地安慰儿子:“我的身体没什么问题,我也不怕,只希望孩子能健健康康的长大。”

  “妈妈为了弟弟眼泪都哭干了。”小祥的姐姐说,“知道爸爸捐肝的决定,家人一直很担心,但都还是选择支持他们。手术的时候一直很紧张,生怕有意外。”她说,爸爸苏醒后疼的满脸都是汗,自己看着特别心疼,手术非常成功,希望家人以后都健健康康。

  赵红川介绍,器官移植是生死手术,也是救命手术,近三天,医院就完成了三例肝移植,两例是捐献,一例是活体肝移植。“活体肝移植技术难度更大、手术风险更高,术中既要保证供体安全,又要保证受体肝脏‘够用’。”器官移植团队经过前期细致评估,历时13个小时手术,最终完成了父亲救子的心愿,也让小祥有了一个可以期待的未来。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汪漪 通讯员 董雪梦

  (责任编辑 吴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