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民政局、市公安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城市管理局联合发布《芜湖市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面向全市各县区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清理更新不规范地名信息、规范使用标准地名。

  《方案》指出,此次清理整治对象主要是芜湖市居民区、大型建筑物和道路、街巷等地名中违反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民政部《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安徽省地名管理办法》及《芜湖市地名管理办法》地名命名原则、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洋、怪、重”等不规范地名。主要包括:地名含义、类型或规模方面刻意夸大,专名或通名远远超出其指代地理实体实际的“大”地名;以外国人名地名以及使用外语词及其汉字译写形式命名的“洋”地名;盲目追求怪诞离奇,地名用字不规范、含义低级庸俗或带有浓重封建色彩的“怪”地名;一定区域范围内多个地名重名或同音的“重”地名。同步结合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对有地无名、一地多名、一名多写、擅自命名等不规范的地名进行清理规范。而对于已经约定俗成且不违背公序良俗的老地名,原则上不列入清理整治范围。

  与此同时,芜湖市还将清理更新不规范地名信息,对标注不规范地名的地名标志、道路交通标志等公共标志牌进行更换;对涉及不规范地名信息的户口登记、不动产登记、工商注册登记等证照上的地名地址信息予以变更。规范使用标准地名,清理房地产广告、户外标牌标识、向社会公开的地图等载体上的不规范地名;加强地名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完善芜湖市地名地址信息管理系统和数据库,为公众提供地名地址查询服务。

  市民政局区划地名科相关负责人表示,芜湖市在地名申报把关中一直比较严谨,“大、怪、洋、重”等现象较少,但有些单位在宣传推广中使用的名称与批准名称不符,需要整改;有些路名已确定相当一段时间,但市民还不清楚,如原景观大道已正式命名为天柱山路、原工农路已更名为黄果山路等,也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有序清理相关公共标志牌和地图信息。结合摸底排查情况,清理整治工作将采取部门会商、专家论证、征求意见等方式逐步开展,特别要关注将对市民生活、生产经营等影响降到最低,同时加强对地名历史文化的挖掘和保护,进一步提升芜湖市地名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此次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预计于今年9月底基本结束。

  来源:芜湖日报

  (责任编辑  许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