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清华启迪科技城在南艳湖畔正式启动; 6月11日,东湖高新(合肥)科创中心项目签约落户合肥……今年以来,一系列具有国内国际顶尖水平的高精尖产业项目在合肥经开区落地发芽,这既是该区转型发展的一个缩影,更是该区布局未来的几招妙棋。9月9日,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共同批复了合肥经开区创建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实施方案,全国仅有39家,省内仅有2家,这也是对合肥经开区转型发展的一次肯定和期许。从产业规划着手,从招商引资开始,作为安徽工业第一区,合肥经开区早已在调整产业结构上下了先手棋,在做大做强传统产业基础上,重点发展低污染、低耗能、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积极培育未来发展新动能,带动工业产业布局向好向优,打造工业经济“升级版”。

  变化更快:工业格局演变“三部曲”

  走进位于合肥出口加工区的联宝电子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紧张而有序地工作,一台台笔记本电脑从这里下线,销往全球。而今,全球每8台笔记本电脑中就有1台“合肥造”。2014年,合肥联宝电子生产笔记本电脑超过2000万台,一举成为安徽省最大的进出口企业和合肥市最大的工业企业。受其带动,合肥经开区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产值超过600亿元,同比增长83%,如今正加速逼近千亿产业。

  电子信息产业,是合肥经开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代表;新兴产业的崛起,推动了合肥经开区工业经济的发展。“发展新兴产业对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作出了重要贡献,为未来发展培育了新的增长点。”回眸“十二五”,合肥经开区相关负责人感慨万千。

  在工业体量上,该区在率先成为全省首个1000亿工业区后,工业产值又先后在全省率先突破2000亿元,因此也坐稳了“安徽工业第一区”的位置。然而,发展绝不是低水平的重复,也不是简单的大块头。在合肥经开区,更可喜的“变化”是工业版图历经的“三部曲”演变,从“十一五”的“五大产业”发展到近年的“4+4”体系,再升级到现在的“5+3”体系,书写了创新转型升级的壮丽华章。

  结构更优:战略性新兴产业地盘在变大

  可喜的变化,归功于超前的规划。调整产业结构,合肥经开区从“十二五”规划就开始谋划布局。为了占领未来发展之先机,该区将目光瞄准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原有的5大产业浓缩为4大传统支柱产业(日化消费品和食品融合为快速消费品产业),规划发展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住宅产业化、新材料4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以来形成了“4+4”体系。而今,新兴的电子信息产业已经超过原有4大支柱产业的快速消费品产业,形成了“5+3”的产业新格局”。

  在新的工业版图中,合肥经开区电子信息产业、新材料、生物医药、住宅产业化四大新兴产业的地盘越来越大,显现出强劲发展势头。2014年,全区四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441.6亿元,增长84.3 %,占全区工业产值比重达17.95%。在“十一五”末,该区传统工业占全区工业产值的比重高达97%;而到了今年前9个月,传统产业的比重已降为80.4%,新兴产业比重大幅上升,合肥经开区工业产业结构显著优化。

  主业更强:全市工业产值三分天下有其一

  新兴产业加速崛起,工业主业更加强大。纵览合肥经开区工业版图,龙头集聚,群星荟萃,这里有以海尔、美的、长虹、美菱、晶弘等为代表的家电电子产业,以日立建机、合力叉车、合肥锻压、ABB等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产业,以江淮汽车、纳威司达、佳通轮胎为代表的汽车产业,以联合利华、花王、华泰食品、可口可乐、统一、康师傅等为代表的快速消费品产业,以联宝电子、宝龙达、航嘉电子等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五大主导产业。

  同时,合肥经开区又拥有以天麦生物科技、尼普洛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以杰事杰、铜冠铜箔、库尔兹等为代表的新材料,以中建海龙、远大住工、宇辉等为代表的住宅产业化三个新兴产业。在全市工业总产值中,合肥经开区所占比重已从“十一五”末的28.6%上升至现在的34.9%,三分天下有其一,合肥经开区在经济发展中有效发挥了工业经济主引擎的作用。

  质量更高:转型升级构筑创新发展新高地

  “汽车、家电、装备制造、日化消费品、食品,这些产业发展比较早,技术成熟,附加值相对较低。”合肥经开区相关负责人分析说,培育发展新动能,抢占未来制高点,在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必须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产业内部升级,是开发区经济创新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一方面是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一方面是两化融合的深入推进。为此,合肥经开区立足工业项目基础优势,引导企业不断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技术的升级,让传统产业焕发蓬勃生机与活力。以支柱产业家电产业为例,传统家电产业纷纷转向智能家电,晶弘冰箱的“瞬冷冻”技术享誉全国,美菱率先推出国内首款运用“云图像识别”技术的智能冰箱,代表着国内智能冰箱的最高水平,2014年该区家电产业也首次产值突破千亿元,达1045.3亿元。

  工业产值在上升,单位能耗在下降。2014年,该区万元GDP能耗为0.222吨标煤,远低于全国万元GDP能耗0.5吨标煤的水平。根据“十二五”规划,园区万元GDP能耗下降18%,而这一目标已经在2014年提前一年完成。低能耗、高科技,让合肥经开区工业经济进入一个新境界。

  科技创新永远是核心竞争力,合肥经开区正在积极打造创新发展新高地。年底前,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即可建成投用,它将成为全球公共安全领域的NO.1。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执行院长袁宏永说:“公共安全研究院站在全球公共安全领域的制高点,我们的定位是世界水平,正在研究的和转化的技术都是站在世界前沿的,最差的项目也是填补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