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合芜蚌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发明专利授权量、高层次人才引进等主要创新指标均占全省60%左右。在最新发布的国家高新区综合排名中,合肥高新区居全国第7位(较上年提高1位),芜湖、蚌埠高新区在新升级的国家高新区中分别居第6位、第7位。

  资源汇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

  3年前,为解决科研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难题,中科大先研院在合肥高新区西南的一片荒地上拔地而起。短短3年时间,一批国家级、战略性科技创新平台在中科大先研院应运而生,如合肥未来网络城域试验网、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总控中心、国家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先进技术与产业金融服务支撑平台、微电子产业共性平台等。

  参照中科大先研院的建设模式,合肥目前正在打造语音信息、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等10个产业研究院。与此同时,合工大智能制造研究院、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等8个高端创新平台,也在建设成长中。在芜湖,创新资源也在加速汇聚,近五年来,埃夫特、中联重机、钻石飞机等一批企业异军突起;太赫兹芯片、智能汽车、生命健康、3D打印等未来型产业加快布局;引进培育“国家千人计划”25人,在芜服务院士23人,新增省级以上研发机构163家、高新技术企业175家。

  伴随着创新资源的汇聚,合芜蚌目前建有国家大科学工程5个、国家级研发平台98家,分别占全省的100%和68.5%。现有“两院”院士33人、国家“千人计划”人才203人、国家“万人计划”人才31人,分别占全省的97.1%、99.5%和93.9%。 “十二五”期间有4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一等奖,量子通信、高温超导体等科研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等离子体、大气光学等先进成果加速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今年1月至8月,合芜蚌试验区共申请发明专利31537件,占全省48.8%,同比增长41.6%。共获发明专利授权7319件,占全省56.6%,同比增长105.5%。

  产业崛起,创新盆景蝶变风景

  “最初搞机器人是为了满足奇瑞汽车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减少高昂的购买成本和使用成本。 ”埃夫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许礼进说,进军机器人产业的决策造就了一家行业龙头企业和一个新兴产业。

  从2007年在奇瑞厂房内成立,到2015年入驻配有标准的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历经9年发展,埃夫特在芜湖建成了国内首条年产1万台机器人批量装配线,研制的我国首台165公斤重载点焊机器人被写入“中国企业创新纪录”,去年销售机器人超过1200台套,稳居国内自主品牌第一位,国产六关节机器人出货量稳居全国第一,今年将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

  像埃夫特这样的机器人企业,芜湖市已有63家,主要涉及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关键及核心零部件企业和系统集成企业等。

  与芜湖的机器人产业相似,2013年揭牌的合肥中国国际智能语音产业园,依托科大讯飞先进的语音技术研发基础,吸引了全球语音企业来此间集聚发展,短短几年就赢得了“中国声谷”的美名。基地已入驻以协创物联网、多威尔科技、声讯信息等为代表的企业超过50家,拥有移动、电信、联通等2000多家开发伙伴。今年1月至7月,“中国声谷”创产值192亿元。

  目前,合芜蚌新型显示和机器人产业已被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涌现出奇瑞汽车、江淮汽车、海螺集团、华东光电、合肥叉车、科大讯飞、通用机械、凯盛玻璃、阳光电源、美亚光电等一批掌握核心技术的创新型骨干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1701家,占全省的53.9%。今年1月至8月,合芜蚌三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6855.9亿元、增加值1535.2亿元,占全省61%和60.7%,分别同比增长13.4%和13.6%,呈现加速增长的良好势头。

  稿件来源: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作者:汪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