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清晨,住在阜城的范醒华都会去附近的菜市场,采购一天的食材。菜市场上丰富多样的食材,总能让他超出原本的“购买计划”。

  可有那么一段时期,中国处于“票证时代”,人们购买粮食需要粮票。“每人每月大概只有28斤的量,每天吃多少都要算好,不可能像现在一样随心购买。”范醒华说。

  老范不仅见证了我国“粮票时代”的落幕,也经历了饮食结构的变迁。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百姓餐桌上的菜肴越来越丰富,人们从吃不上、吃不饱,到吃得好、吃健康,社会已经经历了沧桑巨变。

  粮票是最珍贵的东西

  范醒华是一位退休老人,今年已经70岁。与新中国同一年生辰,他见证了新中国发展的一路艰辛。

  回忆起“粮票时代”,老范依旧感慨万千:“那时,粮票可是吃饭的通行证。” 粮票是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中国在特定经济时期发放的一种购粮凭证。当时,粮食部门每月会根据居民家庭人口和工种定额发放粮票。

  “阜阳人多粮少,尤为艰难,一个大人粮票面额大约有28斤/月,根本不够吃。”老范说,按现在人们吃主食的标准来说,一天九两多足够了,可那时人人都吃不饱。何故呢?是因为缺少油水,没有可口菜肴作为辅食,更没有零食。

  生活在票证时代,一切凭计划供应,粮票是最珍贵的东西。

  “整天吃不饱,人人都是一脸菜色,就是那种不白不灰,脸色发暗的颜色。我经常饿得直哭,奶奶总会跟我说,‘睡吧,睡吧,人是一盘磨,睡倒就不饿。’”老范说,但即便是睡着后,肚子还是会咕咕叫。

  粮票是“吃饭的护照”,承载着那个时代的深刻印记,有“第二货币”之称。老范回忆,当时市场凭票供应的商品达到100多种。粮票、油票、布票、肉票、糖票、豆制品票……各式各样的票,成了老百姓过日子的基本保障。

  难忘三顿美味

  但在1960前后,我国遭遇了严重的自然灾害。老范说,当时全国商品粮发放的数额削减,阜阳地区原本一名成人每月可领28斤左右,但自然灾害期间只发放20斤左右。

  作为家中的长子,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可老范却面黄肌瘦。当时,在界首市人民医院当医生的父亲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由于医生每星期有3天夜班,上夜班时可以免费吃一碗肉丝面。父亲舍不得吃,总会用玻璃杯将肉丝面装起来。回家后,父亲将面倒出来一些,兑些开水,然后掀开被子,叫醒孩子……

  “父亲将杯盖打开,用嘴对着杯口一吹,那香气我一辈子都忘不了!”即便如今回忆起来,老范仍记忆犹新。饱含父爱的肉丝面,是他在60年代吃过的第一顿美味。

  能吃饱肚子,是老范儿时最大的幸福。有一次,奶奶去打水,在水沟里发现了很多大葱的根须,原来是医院食堂在洗菜时将根须切除扔掉。于是,奶奶将根须拾起来洗干净,回家后剁碎,然后加入红芋面,放上盐。

  “面还没熟,那香气已经让我们直流口水。”老范说,葱须红芋面是他吃过的第二顿美味。

  第三顿美味是一碗野兔子汤。那是秋后的一天,一名年轻男子请老范父亲到家里。可进屋后,一名老妇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上。“范医生,你可记得我了?当年我肚子胀水,是你救了我啊!”老妇一家人为了感谢范医生的救命之恩,拿出了家中最好的饭菜。临走时,还将打猎所得的一只野兔子送给了他。

  “回来后,医院食堂像过年一样,大家把野兔子炖了一大锅汤,可馋人了!”老范说。

  票证制度松动

  1971年,老范开始在界首化肥厂工作,每月可以领到30斤面额的粮票,家中的状况有了很大好转。但吃不饱饭,依然是摆在家人面前的难题。加上老范的一名表弟从乡下投奔而来,跟随老范父亲学习医术。一般未到月底,家里的粮食就吃空了,粮票不够花。

  当时,由于各省市状况不一样,安徽的经济状况不如河南。有一次,老范和弟弟一起去河南纸店准备用钱买一些布票,竟意外发现集市上卖的有少量的粮票。那个年代,买卖粮票是禁止的,违者将面临严重处罚。但饥饿却是更为可怕的一件事。像是发现新大陆一般,老范欣喜不已。“粮票的价格要比实际面额贵一些,但在有钱也买不到粮的年代,粮票比钱更重要。”从那以后,老范每个月都会去买一些粮票,解决家中没米下锅之急。

  粮票不再吃香,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改革开放,物资慢慢丰富起来,商品市场开始活跃,曾经严格的票证制度越来越松动,国家逐步缩小了消费品定量配给的范围。

  粮票成为收藏品

  如今,在街上,肚子饿了,随意一家餐饮店“扫一扫”就能买到可口的食物;在家里,不想做饭,打开手机点餐,就能快速送到家;生活用品没了,只需登录电商平台,用手机支付,“柴米油盐”过几天也能送到家。

  粮票没有了用武之地,但却翔实地记录了我国的那段历史,承载的是老一辈的感慨和回忆。

  “昔日凭票供应粮油。如今粮油随便吃,老百姓赶上好时候啦!”采访中,老范从箱底翻出了陈旧的粮票。摊开这些粮票,记者发现不仅有全国粮票,还有安徽省粮票、阜阳粮票,面额从500克到50斤不等,粮票中又分大米、面粉、粗粮等。

  老范说,60年代后,各地十分重视粮票的图案设计,精心选用本地的名胜古迹、名山大川、风土人情及工农业建设工程等为票面图案,且采用多色印刷。在粮票票面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当年的农业机械、人物花鸟、火车轮船等图案,还可以欣赏到那些展现新中国丰收的田野、繁忙的海港、茫茫的草原等,阜阳地区的粮票显示的是文峰塔图案。

  “在80年代末期,有很多商贩吆喝着收购粮票,我没有舍得去卖。”老范说,近些年,不少爱好收藏的人士也开始热衷收藏粮票,但他依然没有出手。“我保存这些粮票,不是为了钱,只是为了铭记一段难忘的历史。”

  链接

  据记载,1953年,中央政府颁布《关于粮食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实行粮油计划供应,划片、定点、凭证供应办法。市镇粮食定量供应从一九五五年八月二十五日国务院公布施行,文件规定:以杂粮、面粉为主食的地区重体力劳动者每月四十至四十九斤,其平均数不得超过四十四斤;轻体力劳动者每月二十九至三十九斤,其平均数不得超过三十五斤。居民粮食供应证由当地粮食局核发,居民用粮向国家指定粮店购买,乘坐火车、轮船的旅客,在车船中用餐,也要凭专门粮票获取。

  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把粮油议购议销作为统购统销的补充,于是市场上又出现了一个时尚的新名词——“议价粮”。所谓议价粮,就是在百姓定量内执行平价,超出部分允许不用粮票以高于平价的价格购得。与国家统一定价的平价粮不同的是,议价粮价格可按市场需求浮动,实际上就是“一种粮两种价”。

  1983年,由国家统一限量供应的只有粮食和食用油两种。

  1984年,经过两年多的物价体制改革试验后,深圳市在全国率先取消一切票证,粮食、猪肉、棉布、食油等商品敞开供应,价格放开。深圳人率先过上了不用粮本、粮票的日子。

  1993年,粮油全面敞开供应,粮票等各种票证完成了历史使命,现金成为主要的支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