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百姓的贴心人,是扶贫的排头兵,他从百里县城扎根偏远乡村,与村民心手相牵,和衷共济,奔向脱贫致富的小康路。”在2018年怀远县“脱贫攻坚·扶志扶智”先进典型评选表彰大会上,国网安徽怀远县供电公司扶贫干部王晓由于工作突出,荣获了“脱贫攻坚工作标兵”荣誉称号。

  扶贫有门路 电力线路改起来

  2017年6月,王晓作为“第一书记”驻点怀远县鲍集镇双河村,开始他了脱贫攻坚工作。

  “开对了‘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作为一名供电人,在职业敏感性驱使下,他首先将目光投向了村里的电力设施。

  贫困户崔俊在2016年因养殖黄牛脱贫,2017年,他扩大了养殖规模,在村口的河塘边养殖了10余头黄牛。然而,由于牛棚距离村里电源点较远,电线拉倒500米外的牛棚后,出现了低电压现象,给饲料加工带来了一定影响。

  在前期的走访中,王晓还了解到双河村崔庄组多年来因线路老化、电压低造成供电不稳,给村民用电带来极大地不便,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群众的生产和生活。

  电力扶贫,电改先行。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王晓奔波于地方政府和供电公司之间,争取项目、协调民事,全程参与工程建设。

  2017年8月,改造项目正式动工。时值盛夏,施工人员忍受酷热侵袭,加紧工期,仅用7天,就完成了该村主干线的改造工作,彻底结束了崔庄组电压低的历史。上任还不到2个月,王晓就打了一场漂亮的“攻坚战”,赢得了当地村民的信任。

  在走访过程中,他还发现贫困户家中的线路大多破旧不堪,安全隐患突出。在帮扶企业国网怀远县供电公司的支持下,王晓组织辖区供电所对20户贫困户的室内外用电线路进行了更换,加装了漏电保护器,规范了室内布线,保障了用电安全。

  一点一滴总是情。这一次王晓走进了村民们的心里。

  扶贫有思路 特色产业搞起来

  “治病要找病根,扶贫也要找‘贫根’”。

  经过摸排梳理,王晓了解到双河村28户贫困户中,百分之六十是年龄在50岁以上的老人,致贫原因主要是劳动力不足,因病、因残、生活勉强自给自足。

  要想脱贫,村民必须要有自己的产业,必须让先进带动后进,让大家看到致富的希望。

  高二年级品学兼优的学生崔婷婷家,成为王晓实施产业脱贫的第一个对象。

  崔婷婷家是双河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早些年父亲意外早逝,母亲也改了嫁,年幼的崔婷婷一直由年迈的爷爷奶奶抚养。今年崔婷婷已经上了高二,学费和生活费一年下来要不少钱,靠着种地,他们一家的日子过得紧紧巴巴。“因为没钱,当老的最怕却是孩子回家。”崔奶奶说。

  “你们想干啥,我支持你们。”王晓在知道情况后,第一时间找到崔婷婷爷爷奶奶,了解到他们想多养殖几只母羊,春天种植大青豆、秋季种植露天蔬菜,但又缺乏资金的情况后,王晓跑上跑下帮助他们申请了两万元的扶贫小额贷款。

  “有了这两万块钱,我就可以去买几只母羊回来养,这样养羊的钱有了,还可以领到产业奖补,现在脱贫攻坚的优惠政策真是太好了!”崔奶奶高兴地说。

  很快,羊圈建了起来,羊羔长了起来,羊群肥了起来,当年就增收一万多块钱,崔婷婷家在2018年成功脱贫。

  扶贫靠产业,产业要精准。王晓和村两委趁热打铁,相继成立了养猪、养羊、养鸡、养牛等合作组,逐渐走上规模化、多样化、合作化发展的道路。王晓再一次换来了村里贫困户打自心底里的佩服。

  扶贫有销路 滞销蔬菜卖起来

  在双河村公路旁有10多亩的菜园地,绿油油的一片,种满了黄心菜,这是贫困户崔海友和崔海保两家的“脱贫菜”。

  “下雨都要出来锄草,供孙子读书不容易。”在邻居的眼里,老崔家自从种了黄心菜就没有休息过,精心的照看着自己的菜园,刮风下雨都会去菜地,很快就迎来了大丰收。

  可是,天公不作美,2018年9月份受市场供需影响,他们种植的黄心菜出现了滞销,这让生活仍旧困难的两家忧愁不已。王晓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一番考虑之后,王晓想到可以借助公司的帮助来解决眼前这个难题。在王晓的提议下,怀远供电公司决定从爱心认购和牵线销路两方面入手解决滞销蔬菜的问题。?

  一石激起千层浪。认购爱心菜的倡议很快得到了怀远供电公司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响应,短短半天时间,便以20元一袋的价格成功销售了100袋蔬菜,当收到凝聚着善心的2000元钱时,两位老人不由得热泪盈眶。

  在供电公司的牵线搭桥下,本县的大型商超也有了采购意向,王晓还特地组织共产党员服务队义务帮助他们收割、打包、运输,及时送给超市。

  通过一年多的努力,双河村28户贫困户已有26户成功脱贫。2018年,王晓也被怀远县评为驻村扶贫干部优秀档次。

  “打好脱贫攻坚战,就要不停地找路子、踩路子、铺路子,与村民心手相牵奔小康。”王晓用行动实践着自己朴实无华的扶贫承诺。(邵思远 韩辉 记者李旭)

  (责任编辑 牛丹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