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非遗”里的祁门春节
1月23日,农历正月初二,下午2点,黄山市祁门县历口镇彭龙中心村的舞龙队员陆续换上金黄色的盛装,举起龙头龙尾。2个小时后,一条数十米长的金色长龙骤然出现在村落中的大街小巷。
今年春节期间,千年传统古村落彭龙中心村,村民们自发举行了一场传统舞龙表演,庆贺新春佳节的到来。舞龙队成员,除了村里的青壮年,还有很多返乡的年轻人。
1月24日至1月25日,入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祁门傩舞、徽州祠祭,在30公里外的祁门县芦溪村、文堂村等古村落举行活动。
阔别20余年 舞龙贺新年
彭龙中心村的古祠堂里,村民们身着盛装、敲锣打鼓,激情挥舞着一条数十米长的金色长龙。
在舞龙队员们有节奏的挥舞下,龙首上下翻腾、龙腾跃动飞舞,时而腾空、时而俯冲、时而盘旋,赢得了观众们的阵阵喝彩。从汪氏宗祠到村文化广场,金灿灿的长龙沿着古徽州建筑群的大街小巷起舞飞扬、热闹非凡。
据悉,古徽州一直流传着舞龙庆新春的传统习俗。彭龙中心村的舞龙队就由村民自发组成。每逢春节,村民们都会用这种传统习俗庆贺新春、寄托祝福,以祈求新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彭龙中心村村民、舞龙队召集人汪光辉介绍,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舞龙技法,各有特色。彭龙中心村有着悠久的舞龙传统,有一百多年的传统历史。此前已经有20多年没有在村里挨家挨户举行过舞龙活动。“我们现在的手法都是老一辈手把手教,我们也会通过网上看别人的舞龙视频,取长补短。”
“今年过年我们安排了4次舞龙活动,分别在年初二,初三,初六,十五。”汪光辉说,阔别20多年,今年再次举行舞龙活动,一方面是烘托村里的过年气氛、增强凝聚力,更重要的是传承当地传统文化。“现在大家在外地读书、打工,家里只有老人,过年大家可以在训练或者别的活动时聚在一起,聊聊天。”
除了舞龙,村里每年都会举办各类活动。“如果举办乡村春晚,我们村里出人,办两个小时都不成问题。”汪光辉说,往年还有村民特意把孩子送到才艺班,等到来年春节上台表演。
整个舞龙队伍大概由十二个人组成,许多春节回来的年轻人都会积极地报名参加。舞龙头和舞龙尾的人相对固定。“村里面举办活动,给老百姓增添更多的节日气氛,也寄托着对新年风调雨顺的一个美丽的期盼。” 汪光辉说道。
百年非遗 祁门傩舞闹新春
1月24日,农历正月初三,祁门县芦溪乡芦溪村祠堂前,表演者头扎红头巾,脸戴傩面具,身着傩服,跳起傩舞,祈福纳祥。芦溪村里,已延续了数百年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祁门傩舞正在“上映”。
今年春节,芦溪村村民们自发举行了一场传统舞蹈“傩舞”,庆贺新春佳节的到来。此次表演共有四个曲目,分别是“盘古开天地”“刘海戏金蟾”“将军杀土地”和“狮子报平安”。古朴的衣着和粗犷的舞姿,展现了徽州人热情好客的年俗文化。
据了解,盛行于祁门县芦溪乡的傩舞俗称“跳平安舞”,又叫“地戏”。每年在正月开展演出,是当地以驱邪扶正、祭祀祖先、祈福求安、祝祷丰收为目的的一种历史悠久、表演形式独特的活动。
祁门傩舞于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如今,傩舞贺新春活动,已经成为芦溪村村民们过年的固定方式,同时也吸引了附近村民和远方的游客前来观看。
据芦溪村村民介绍,祁门傩舞作为一种传统民俗舞蹈,历史悠久,深受当地人的喜爱。这种舞蹈在表演时没有台词和唱腔,仅有锣鼓配乐,靠演员的肢体动作传递信息,看上去像是哑舞,其实代表着吉祥,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如今观看傩舞的人越来越多,每年春节临近之际,村民们对于傩舞表演都满怀期待。
徽州祠祭 春祭迎新春
1月25日,农历正月初四,祁门县闪里镇文堂村,村民们聚集在祠堂里,按照传统祭祀形式,祭拜先祖,宣讲乡约家法,期盼在新的一年里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在敲锣打鼓中,春祭活动在文堂村永锡堂正式开始。
文堂祭祀依照旧制沿袭至今,祭祀人员按照古老仪式,穿戴礼服,进行了读祭文、讲古辞、奏古乐、高引赞等。文堂陈氏家族德高望重的老人进行乡约家法宣讲,训诫陈氏子孙要孝顺父母,尊敬长上,艰苦奋斗,和睦乡里。“在长辈的宣讲中,我们学会了做人的基本道理,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村民陈佳俊每年都参加春祭活动。
宗祠是徽州人寻根问祖之地,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
徽州祠祭是古徽州劳动人民创造的文化遗产。2014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文堂村有着900多年历史的古村,每年的正月初四举行徽州祠祭,是当地的一项传统民俗文化。“它可以引导村民养成好的家风、民风和村风,对孝敬长辈、和睦宗亲、和谐社会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村民陈创俭介绍道。
据了解,在明代嘉靖年间,随着徽州宗祠大量涌现,宗祠祭祀活动成为了徽州宗族活动一个重要内容。目前,祁门县西片地闪里、箬坑、历口、渚口等乡镇都有比较完整的祭祀活动。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常诚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 陈素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