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更多观众花更多时间听更多讲解 “最美志愿者”陈琛眼中:安徽历史文化影响力越来越强

  以前,家门口看故宫文物不敢想,现在,几乎每季度都有特展开幕”

  大部分的周末和节假日,陈琛都会穿上红马甲,出现在安徽博物院的展厅里,为观众提供志愿讲解服务。五年多,2500个小时,她因“热爱”成为一名志愿者,见证博物馆的四季晨昏,也感受博物馆的发展变化。这些年,家门口的“大展”多了,走进博物馆的观众多了。越来越多的观众愿意花时间认真听一场讲解,了解家乡悠久的历史、多元鲜明的文化,“文化自信更坚定了。”

  5年近2500小时

  “最美志愿者”让文物“活起来”

  陈琛在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安徽局安全技术中心工作,日常从事党务和行政管理工作。她从小喜欢历史,2016年回合肥工作,看见安博招募志愿者,二话不说报名参加了考试。2017年3月,经过层层考核,陈琛如愿穿上红马甲,成为安徽博物院“皖风徽韵”志愿者团队一名志愿者讲解员。

  从江淮撷珍,到文房四宝,从徽州古建筑,到安徽文明史……五年多来,安徽博物院所有的常设展览和绝大部分特展上,都留下了陈琛志愿讲解的身影。陈琛讲解每一个展览都会提前做充分的准备工作,在基础讲解词之外,查阅论文报告与图书资料,发掘文物背后的故事,让讲解更丰满、生动,更有温度,努力让文物“活起来”。5年多时间里,她志愿服务近2500个小时。很多观众因为她的讲解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粉丝”提前问好时间,专程来听她的讲解。在2019年全国宣传推选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活动中,陈琛被评为“最美志愿者”。

  “大展”更多了

  家门口就能看到珍贵文物

  陈琛平时工作忙,但只要不出差,大部分的周末和节假日,她不是在博物馆志愿讲解,就是在公益社会教育和历史文化宣讲的现场。她和志愿者团队的小伙伴们也见证着博物馆的变化。“高质量的展览越来越多了。尤其这两年,几乎每季度都有特展开幕。”

  2017年11月,“盛世琳琅——故宫博物院珍藏清代宫廷玉器特展”在安博新馆开幕,100件(套)故宫馆藏玉器珍品“出宫”,与安徽观众“面对面”。2018年5月,“不朽之旅——古埃及人的生命轮回”特展开幕,观众第一次在家门口的博物馆看到木乃伊。2018年12月,“向往——‘我’与安徽改革开放四十年”展览开幕;2019年7月,“故宫养心殿文物精品展”开幕……国庆节前夕,“异域同方——丝绸之路文物精品展”在安博开幕,陈琛第一时间通过了考核,上岗为观众志愿讲解。

  “不管是原创展,还是合作交流展,这些展览无论是从文物的重要价值、文化内涵,还是展陈的设计上来看,都体现了非常高的水准。”陈琛是合肥人,小时候就爱逛博物馆。“能在家门口看到木乃伊、故宫养心殿文物、故宫宫廷玉器、丝绸之路精品文物这样的重量级文物,过去是不敢想的。”作为志愿者,能在家乡的博物馆为观众介绍这些珍贵文物,陈琛和小伙伴也感到非常幸运。

  “文博热”不退

  越来越多的观众举家走进博物馆

  高质量的展览多了,愿意花时间去认真听一场讲解,看一次展览的观众也更多了。陈琛告诉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近年来,“文博热”经久不退,越来越多的观众走进博物馆。从最初的“打卡”,到沉浸式观展,很多观众爱上博物馆,对安徽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

  虽然是“编外”,志愿者讲解员们的讲解一样要求严谨、准确,每一件文物的讲解都要基于专家审定的讲解词,讲解前还要通过考核。像安徽文明史这样的展厅,完整讲下来,经常要两个多小时。陈琛和小伙伴们发现,这些年有耐心完整听下来的观众越来越多了。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来看展,很多家庭三代人一起来看展,很多年轻人结伴来看展。不少观众明显提前做过“功课”,有的对文物背后的故事做过研究,听到讲解能够产生共鸣。“志愿者管这样的观众叫‘有缘人’。这些年,‘有缘人’越来越多了。”

  安徽博物院集合了全省各地出土的珍贵文物。陈琛和小伙伴们接待过很多省内地市观众,楚大鼎、鄂君启金节、景德镇影青釉莲瓣注子温碗…“很多观众看到家乡出土的文物会主动走上来交流,非常自豪。”

  不仅“引进来”,近年来,底蕴深厚的安徽文化还更多“走出去”。2018年10月,安徽博物院典藏文房四宝特展在台湾佛光山佛陀纪念馆展出;2019年1月起,潘玉良画作赴亚洲协会香港中心、宁波港口博物馆等展出;12月,“皖乐徽声——安徽音乐戏曲文物展”在国家大剧院开幕;2022年5月,徽州古建筑雕刻艺术展在大同市博物馆开幕……陈琛告诉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现在很多省外观众来看展,主动找到导览台,点名要看楚大鼎、徽州古建筑,要看鄂君启金节、张成造剔犀云纹漆盒。“安徽珍贵文物的知名度更高,也反映安徽文化走出去的步伐更大,影响力更大了。”

  文化传播者

  “徽风皖韵”讲好“安徽故事”

  在安徽各地博物馆,像陈琛一样的志愿者还有很多。陈琛所在的安徽博物院“皖风徽韵”志愿者团队成立于2007年4月,现有志愿者92名。不仅在博物馆里义务讲解、导览咨询,志愿者们还深入学校、企业、社区,用通俗易懂、接地气的方式开展“公益社会教育”、“历史文化宣讲”,仅2022年1月至今,安博志愿者累计服务时间8290.5小时,开展免费讲解和各类文化宣传活动1307次,受益观众2.2万余人。

  在陈琛看来,服务他人,也收获快乐,志愿服务是“双向奔赴”。近年来,“徽风皖韵”志愿者团队先后获得文化志愿服务典型之基层文化志愿服务典型团队、中国博物馆十佳志愿者之星(团队)等多项省部级、国家级荣誉,安博志愿者也多次获得安徽省博物馆十佳志愿者、中国博物馆十佳志愿者之星等荣誉。作为最美志愿者,今年陈琛还收到了合肥市发放的“礼遇关爱卡”,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给与好人和最美志愿者的关怀。

  志愿服务得到了更多的肯定和赞誉,也成为了文明新风尚。陈琛介绍,这几年安博志愿者团队每次“招新”都热度空前,招录比经常达到10:1以上,竞争相当激烈。有观众因为志愿讲解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兴趣,进而也想加入志愿者团队,服务他人。

  党的二十大报告就“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出了专门论述。陈琛告诉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志愿者是博物馆与观众之间的纽带和桥梁,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观众提供更高质量的志愿服务,讲好‘中国故事’‘安徽故事’。”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刘媛媛

  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韦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