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迎客松烟花”绽放天际,惊艳世界,“中国式浪漫”刷爆各大媒体网络,迎客松也一度成为众人热议对象。真实的迎客松在哪里?为什么能在如此大的国际盛会上露面?今天,小编就来为您一一解密。

张开怀抱,迎客天下张开怀抱,迎客天下

  迎客松的位置及得名原因

  迎客松,黄山奇松之首,挺立于安徽省黄山市黄山风景区内玉屏峰前青狮石旁、文殊洞上。树破石而生,树冠平整,枝干遒劲,一侧枝桠斜空而出,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一只臂膀在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再加上其生长于游人从黄山前山进山的必经之路,故世人赞颂其为“迎客松”,流传至今。

  迎客松的树龄及生长状况

  迎客松每年都在生长。根据最新的测量数据,迎客松树龄在1000年左右,目前树高10.2米,胸围2.16米,生长状况良好。

搭起支架,护迎客松安全搭起支架,护迎客松安全

  历史长河中的迎客松

  黄山迎客松名始见于1859年黄肇敏《黄山游记》,1912年,著名画家汪采白第一次将迎客松摄入镜头,而目前留存的最早的迎客松的照片系1914年由中国教育家、实业家、政治家黄炎培所拍摄。同年,安徽省第一本摄影集《中国名胜第一种•黄山》,就收录了《迎客松》。

1914年的迎客松1914年的迎客松

  1929年,太平县(现黄山区)议长陈少峰在编篡《黄山指南》时将迎客松照片置于正文之前,大大提高了迎客松的知名度。30年代起,游客慕名而来,黄山迎客松闻名海内外。

  1959年,巨幅迎客松铁画代表安徽特色传统工艺品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

  1972年12月,天都峰失火,周恩来总理在百忙之中分别致电安徽省委和黄山管理处,指示“一定要保住迎客松”,自此,保护迎客松的安全成为黄山古树名木保护的重中之重。

  1981年起,黄山风景区确定由专人对迎客松进行24小时特级“护理”,迎客松成为中国唯一配有“警卫”的树木。

中国唯一配有“警卫”的树木——迎客松中国唯一配有“警卫”的树木——迎客松

  1990年,迎客松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996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世界遗产中心主任冯·德罗斯特在考察了黄山风景区后,站在迎客松前翘起大拇指说:“黄山——中国的名片,我为她骄傲!”

  1997年2月19日,小平同志与世长辞,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小平同志追悼会最后,出现了黄山迎客松的长时间定格,迎客松与全国人民一道,为一代伟人送行。

  2010年,迎客松被安徽省文物部门评选为中国首例黄山松属“活文物”。

  2017年,中国林学会“寻找最美树王”活动张榜公示,全国共有72株古树名木入选,迎客松作为黄山松的唯一代表名列榜首,成为“王中之王”。

  2018年5月7日,李克强总理向东盟秘书处赠送中国山水画《黄山迎客松》,象征中国人民开放包容、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

  2019年10月1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由黄山迎客松、徽派建筑等装点的“美好安徽”彩车缓缓驶过天安门广场,展现安徽的美丽自然风光与丰厚文化内涵。

“美好安徽”彩车“美好安徽”彩车

  人民大会堂的迎客松铁画

  1959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10周年,安徽省选送巨幅迎客松铁画至人民大会堂安徽厅。周恩来总理到安徽厅观赏时,大为赞赏:“这幅铁画做得太好了!铁打的迎客松,象征我们祖国的万古长青,再说我们中国人好客,迎客松的寓意很好。它既有政治气派,又有艺术魅力,是美与力的最佳结合。”周恩来指示工作人员将其安置于接待厅,让它作为中国人民热情、好客的象征,广迎五洲宾客,广结四海朋友。坚韧不拔的迎客松与铁画相结合,象征着铁打的祖国山河永固,展示了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

人民大会堂的迎客松铁画人民大会堂的迎客松铁画

  现如今,铁画《迎客松》已与傅抱石、关山月的《江山如此多娇》,李芝卿的脱胎漆器狮子一起,成为人民大会堂的镇堂三宝,历经风云变幻依旧保持着坚韧挺拔,见证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

  迎客松的保护工作

  为最大限度的减少迎客松因自然灾害和人为活动造成的损伤,黄山风景区特意将游客游玩通道进行了改道,同时,还首创专人守护机制,为迎客松配备了专职守松人,实行全天候守护。截至目前,已有19任守松人接棒守护迎客松。

寿逾千年不老松寿逾千年不老松

  不仅如此,黄山风景区还进一步加快对迎客松的保护设施建设,加大科研和技术引进力度,强化专家咨询和复壮工作,坚持定期组织专家对迎客松进行体检会诊等,让这株寿逾千年的古松能够茁壮生长、益寿延年。

  从国家体育场到机场高铁站,从人民大会堂到寻常百姓家,从巨幅铁画到微缩盆景,到处都能看到黄山迎客松的身影。迎客松,不仅成为了黄山的标志性景观、安徽省的意象之一,更成为了中国与世界人民和平友谊的象征。绽放的迎客松烟花,向五湖四海的游客们送上了最诚挚的邀约,我们也在黄山迎客松下等你,邀您一起共赏这安康盛世、大好河山。

  (作者: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