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安徽淮北相山区:矛盾化解在基层 纠纷解决在诉前

  “谢谢调解中心的工作人员帮我要回这1000元钱。对于刚毕业不久的我来说,要是走诉讼程序的话,费时又费力。”当事人小李(化名)心存感激,将一面写有“调解为民、司法公正”的锦旗送到相山区多元化解纠纷调解中心工作人员的手中。

这是在相山区多元化解纠纷调解中心上演的一幕这是在相山区多元化解纠纷调解中心上演的一幕

  为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充分发挥调解在现代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深入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有效整合调解资源,于2020年5月筹备成立相山区多元化解纠纷调解中心,当年8月1日正式运行。

  打开一扇窗:让群众满意而归

  和睦、和谐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来一直追求和传承的理念。在相山区多元化解纠纷调解中心调解室的墙上,白色的“和”字显得特别醒目。

  “中国人常说‘以和为贵’,所以调解时,我们也希望当事人可以在‘和’中把纠纷解决。”说起小李的这个纠纷,中心副主任张卫东告诉记者,今年6月,小李应聘到一家财务服务公司就职。双方口头达成共识:为期三个月,工资800元,三个月后转正,工资1800元。7月,公司表示小李工作表现好的话,8月即可转正。然而8月已过,工资却没有兑现。9月,小李从公司辞职,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来到了相山区多元化解纠纷调解中心,希望工作人员帮忙要回属于自己的1000元工资。

调解中心受理后,立即与该财务公司取得联系,进一步了解情况调解中心受理后,立即与该财务公司取得联系,进一步了解情况

  “你们公司通过招聘的方式将小李招进公司,但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本就不对,而且还没有缴纳社会保险,依照法律规定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如果走仲裁或者诉讼程序,你们肯定是要接受处罚的……”

  “小李呀,你的情况我们已经了解。要是走仲裁或者诉讼程序,你可能会得到比1000元更多的补偿,但对你将来找工作也一定会有影响……”

  在张卫东的倾情调解下,双方达成协议,公司负责人很快安排财务将1000元工资和200元中秋过节费打进小李的账户中。

  敞开一扇门:让群众有地倾诉

  “一扇门”,随时为想“找个说法”的群众敞开,“门里”每天都有倾听、沟通和温情。

  一个多月前,年快八旬的赵老太在别人的建议下第一次走进相山区多元化解纠纷调解中心的大门,然而当天却因为一些原因没有见到中心的工作人员。第二天,听到其他部门人员说起这件事后,张卫东辗转找到了赵老太的电话,主动联系了她。

  赵老太向张卫东哭诉着自己的遭遇,虽然此前已经有多部门试图解决他们的纠纷,但都没成功。赵老太与继子女之间的纠纷是因婚姻家庭关系引发的,也是调解中心受理案件中占比较大的一类纠纷。

  在深入了解情况后,张卫东和调解中心工作人员把双方约到一起,从法律的角度分析了各方的义务、权利以及法律责任。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多次;还不行,就采用“背靠背”调解方式,在讲法理的同时说情理。终于,当事人双方在态度上开始转变。看到转机,调解人员“乘胜追击”,释法说理,促成双方达成了初步调解协议。“在调解中心签署的调解协议,经过司法确认同样具有法律效力。没有冷冰冰的对簿公堂,而是通过调解激活当事人心灵深处的善良,既达到了解决问题的效果,也让他们在情感上认同。”

  张卫东说,如今我国的法律体系越来越完善,在遗产继承、子女抚养、父母赡养等方面都有着明确的法律规定。一纸判决固然能解决眼前的问题,但是却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双方的对立情绪,可能会引发新的不利于社会团结稳定的矛盾。人民调解是我国法律所确认的一种诉讼外的调解形式,人民调解工作与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为预防和减少民间纠纷、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多部门合力:让社会和谐稳定

  伴随经济社会发展,矛盾纠纷愈发多元复杂,部门或单位“单打独斗”往往难以解决,牵起矛盾纠纷预防调处化解的各方合力,才能产生效力。

  中心设立了综合调解室、物业纠纷调解室、医疗纠纷调解室等11个调解室和综合调解、法律咨询、法律服务等6个调解窗口,实行矛盾纠纷“集中受理、集中梳理、分级负责、归口调处”。在人员配备上,吸收法律服务工作者、调解志愿者以及行业性专业调委会等相关部门(组织)力量进驻,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方调解的有机衔接体系,实现“便捷、优质、高效”一站式服务。

  从悬挂在调解中心墙面上的矛盾纠纷办理流程图可以看到,调解中心的调解案件主要来源于矛盾排查、综合受理、法院移交、信访移交等四个方面。在统一登记、审查、研判的基础上,根据纠纷的性质、类别,按照“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分流指派到相应调解组织、职能部门和机构,实现群众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调解成功的,当事人双方签订调解协议书进行司法确认;调解未成的,告知当事人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

  为加强部门联动,中心制定了联动联调制度,即涉及到多部门或跨领域、跨单位的矛盾纠纷,由中心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进行联合调处。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在基层矛盾纠纷化解中的重要作用,加大与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行政等部门和行业的沟通协调力度,及时与政府部门充分协商、共同推进,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有机联动,实现矛盾纠纷在全区范围内流转化解。

  同时,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和智能化手段,以远程调解渠道为载体,实现远程调解渠道与镇(街)、村(居)调解现场终端设备数据互通,将多元化解纠纷搬到网上,实现“线上调”“网上办”,快速、妥善处理矛盾纠纷,为群众提供智能化、信息化、人性化的服务,进一步提高调处工作效率和质量。

  中心成立一年多来,群众有了矛盾纠纷就喜欢往这里跑,因为只要进到这扇门里,就能“一站式”解决问题。调解也好,诉讼也罢,都会给出多元解决方案,直到让群众满意为止。截至目前,中心共调解案件180余件,其中法院诉前调解案件约120件,人民调解案件约50件,接待调解和调解咨询当事人快800批次,调解成功率达85%,被市司法局授予“改革创新先进单位”称号。 (俞晓萌)

  来源: 中安在线

  (责任编辑:王振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