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省政协委员杨国才建议: 拓展农民工“乡居城业”就业新模式

  新冠肺炎疫情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最大,也最直接,但在疫情倒逼之下,也使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农民工就业模式得以快速发展,一些返乡农民工不再跨地区流动,而是选择“乡居城业”,即居住在乡村,但工作在本地中小城市或小城镇,每天往返于家庭与工作单位之间。省政协委员、安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杨国才认为“乡居城业”就业新模式,在短期为稳定受疫情冲击的农民工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长期则为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探索出了一条新路。他建议拓展农民工“乡居城业”就业新模式。

  杨国才说安徽是农民工输出大省,2017、2018、2019年流向省外的农民工总数分别为992.5、971.8、920.6万人。尽管流向省外的农民工规模依然庞大,但2018、2019年分别同比减少了20.7、51.2万人,这说明安徽经济这些年的高增长使得农民工大量回流的趋势越来越为明显。2020年受疫情影响,预计从省外回流的农民工会远超往年。各地政府通过搭建供求对接平台,提供就业服务援助,提高企业新录用人员培训补贴标准,加大返乡留乡农民工创业园创建力度,出台创业扶持政策等途径,积极引导和帮助受疫情影响不愿或不能出去的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这些就地就近就业的返乡留乡农民工,不少采取的就是“乡居城业”就业新模式。他们白天到离家较近的城市或小城镇的产业园区上班,傍晚下班再回到村里的家中。通勤距离(单程)一般不超过30公里,通勤时间(单程)一般不超过1小时,通勤方式主要有自驾、公共交通、骑电动车等。相较于异地转移就业模式,“乡居城业”新模式具有工作、生活成本低,能兼顾农活、照顾家庭等优势。

  然而,“乡居城业”作为一种新型农民工就业模式,其发展在我省也面临着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制约,如当地中小城市或小城镇能否创造更多适合农民工的就业岗位,乡村居住条件和环境能否得到更大的改善,连接城乡的道路交通网络能否变得更加快捷高效等。此外,目前“乡居城业”就业新模式对50岁以上年长农民工比较有吸引力,如何赢得年轻农民工的青睐,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

  为适应和引导好农民工“乡居城业”就业新模式的发展,杨国才建议要着力破解三大瓶颈制约:一是破解临近城镇就业岗位不适的瓶颈制约。要使“乡居城业”成为返乡农民工可以选择的一种就业模式,首要条件是当地中小城市或小城镇能创造出足够多的就业岗位,并且就业岗位要适合农民工的求职需求。为此,临近城镇要依据返乡农民工特点,重点发展就业吸纳能力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要把握好产业层次,不能一味追求高端化,也不能总在低端徘徊不前。太高端农民工胜任不了,太低端无法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对于吸纳农民工较多的企业,政府要在税收、信贷、员工培训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扶持。

  二是破解乡村生活品质不优的瓶颈制约。要使“乡居城业”成为返乡农民工愿意选择的一种就业模式,就必须大力改善乡村居住条件和环境,让乡村变得更适合农民工居住,让乡村生活更具吸引力。为此,要结合当前的乡村振兴战略,利用好“新基建”历史机遇,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补齐农村公共服务短板,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特别是要针对乡村业余生活普遍单调乏味的现状,多建设一些必要的文化体育娱乐设施,多组织一些传统特色民俗活动,以增添乡村生活的情趣。

  三是破解城乡之间通勤不便的瓶颈制约。要使“乡居城业”成为返乡农民工能够选择的一种就业模式,还必须努力改善乡村出行条件,方便每天在城镇上班的农民工往返。为此,要按照城乡道路交通一体化规划、建设和管护思路,重点推动城乡路网的一体规划设计,畅通城乡道路交通运输连接,实现县乡村的道路连接。此外,还要推进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只有确保乡村有全天候的道路和公共交通,才能让农民工能以合理的时间、金钱成本往返于家庭与工作单位之间。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乔剑

  (责任编辑:章星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