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年来,芜湖市经济社会稳步健康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面貌发生巨大改变,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升,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出坚定的步伐。根据芜湖统计局最新出炉数据,2018年,我市年末城镇化率达到65.54%(按常住人口计算),市区常住人口169.7万人,已经进入了大城市行列;全年人均GDP达到13311美元,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32.8%,达到高收入、富裕地区水平。

  跻身全国大城市行列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市城市规模逐步扩大。建国初期,芜湖市辖第一、二、三、四共四个区和芜湖、南陵、繁昌等三个县。到改革开放初期,除6个市辖区外只下设1个芜湖县。后经过一系列的行政区划调整,至1990年末,确定了包括镜湖、新芜、马塘、鸠江4个市辖区和芜湖、南陵、繁昌3个县的行政区划,辖区面积3317平方公里,户籍人口224.56万人;其中:市区面积230平方公里,户籍人口74.79万人。

  2004年—2006年,以扩大市区范围为宗旨,芜湖对行政区划进行了新一轮较大的调整。将新芜区、镜湖区合并为新的镜湖区,并将芜湖县的原荆山镇、鸠江区的广福和莲塘2个居委会划入其内;将芜湖县的火龙岗镇划入马塘区,并将马塘区改名为弋江区;将芜湖县的清水镇划入鸠江区;将繁昌县的三山镇和峨桥镇划出,新设立三山区。由此,市区面积由全省最小的230平方公里扩大到720平方公里,户籍人口突破100万人。

  2010年-2011年,随着无为县与和县沈巷镇的划入,整个市域面积扩大到598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065平方公里;全市户籍人口增至385万人。与此同时及稍后一段时间,又陆续将芜湖县的方村镇划入镜湖区;无为县的二坝镇、汤沟镇、白茆镇划入鸠江区,市区面积扩大到1491平方公里,户籍人口增至124万人。

  根据国务院《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中明确提出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以市区常住人口为划分标志,按照我市市区常住人口169.7万人、突破150万人的规模,芜湖现已成为Ⅱ型大城市,从而跻身全国大城市的行列。

  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市城镇化率稳步提升。2018年末,达65.54%,分别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10.85和5.96个百分点。70年来,我市的城镇化进程可分为波动、恢复、停滞、稳步发展和加速发展4个发展阶段。

  1949年-1978年,城镇化波动时期。这个阶段,芜湖市行政区划和隶属关系经历了一系列较大的变动,城镇化水平有较大的波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迅速恢复,下乡知青返城,一些上海知青和外地下放干部也在芜湖安家居业。1986年末,城镇化率恢复到29.9%,年平均提高0.51个百分点。

  1987年—1991年,城镇化停滞阶段。由于户籍管理制度的刚性、农村和城市实行的差别化计划生育政策,城乡人口的增长有明显的不同,5年间城镇化率一直徘徊在29.7-29.9%之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经济再度全面起飞;户籍管理开始松动,出现农村人口“买城镇户口”的现象;加上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始逐步向城市转移,城镇人口开始逐年稳定增加。这一时期,城镇化率提高了3.1个百分点,年平均提高0.34个百分点。

  进入21世纪后,我市进入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二、三产业在城镇集聚并得到快速发展,加上市区及建成区面积的快速扩大,有效地促进了大批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城镇化呈加速发展的态势。这一时期,我市城镇化率提高32.26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9个百分点,是建国以来城镇化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

  进入富裕地区行列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建国初期10美元左右提高到2018年的13311美元,按照世界银行提出的划分标准,我市已由低收入地区进入高收入地区行列。与此同时,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从不到60元提高到35175元;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由高于80%降低到32.8%,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划分标准,我市已进入富裕地区行列。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市内交通出行越发便捷。建国初期,芜湖市没有开通公共汽车,当时市区的主要交通工具是人力车和轿子;2018年,全市共有109条公交线路、2066辆公交营运车辆。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出租汽车从无到有;2017年末,全市实有出租车5120辆。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共享单车等新的出行方式不断涌现。正在进行施工的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一期项目,标志着我市即将跨入轨道交通时代。

  人民生活美好幸福

  如今,身在芜湖这座城市,很多市民都能感受到这里环境的日新月异。建国初期,我市园林绿地面积很少。2018年,全市园林绿地面积达7092公顷;已建成大型生态绿地超1.3万亩,环城林带200余公里。全市森林覆盖率达25.84%,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2.4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92平方米。2018年,我市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生活环境好,市民的日常生活也得到充分保障。建国初期,全市只有一个水厂,日供水能力不足1500吨;2018年,全年市区城市日供水综合能力达到90万吨,比建国初期年增长14倍,年均增长7%;居民人均日生活用水180升,自来水普及率达100%。建国初期,全市电力供应异常紧张;2018年,全市居民用电量25.14亿千瓦时,居民用电得以充分保障。燃气作为清洁高效能源,1985年起,在我市逐步使用和推广;2018年,全市供气总量60617万立方米,居民家庭燃气普及率达100%。

  汽车等耐用消费品逐步进入千家万户,移动通信、互联网等现代通讯方式日益普及。2018年末,全市城镇居民家庭家用汽车拥有量49.53万辆,每百户居民家庭拥有约40.69辆汽车;移动电话用户362.22万户,每百户居民家庭有约240.63部手机;城市互联网用户数达到123.93万户,每百户居民家庭有约89户接入互联网。全媒体记者 汤荣汛 实习生 陈彤

  来源:芜湖新闻网

  (责任编辑 杨明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