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渐寒,家住官山社区的73岁居民彭金凤仍然每天蹬着三轮车,外出捡纸盒、矿泉水瓶,为了多捡些, 她宁愿吃苦晚上出门,一捡就到夜里10点多,但看着车子装满了“宝贝”废品,心里乐开了花。

  就在前不久,彭金凤将夏天捡废品得的2000元,交给了赭山公共服务中心关工委,让他们将这笔钱捐给辖区困难的孩子。“我天天晚上出去捡废品,夏天矿泉水瓶特别多,有天晚上我一下捡了10斤,整整装满两大口袋。”彭金凤笑着说。这个夏天,老伴不慎骑车摔了腿,她白天要照顾老伴,只能晚上出门,没想到晚上出动,收获更多。

  彭金凤就是这样一个人,总是心系别人。退休前,她是芜湖市第二百货公司王家巷店经理。早在1997年,她就资助了南陵县家发镇一位留守女童,每年给予400元学费,一直资助到孩子小学六年级毕业。平时,她还亲手织毛衣给孩子送去。退休后,她成为赭山公共服务中心“一米阳光”志愿者服务队首批志愿者之一。2008年,当她得知大官山社区有位常年卧床居民贾师傅(女)无人照顾,就主动提出“一对一”帮扶,经常上门帮助贾师傅打扫卫生、收拾房屋,帮忙做饭,有时在家将饭菜做好带过去。天气冷了,给她缝制床单被套。因为行动不便,贾师傅冬天洗澡成了难题,每次去浴室都要社区好几个人帮忙。彭金凤自掏腰包买了一台热水器和暖风机,安装了一高一低两只水龙头,解决了贾师傅的洗澡难题。冬天时,她又买了一台“浴霸”给贾师傅送去。就这样,连续帮扶了六七年,直至对方去世。

  在彭金凤家里,记者看到一台非常老旧的缝纫机,旁边堆放着大量成品或半成品的布料。“这台缝纫机有40多年了,孩子很小就买了,一直用到今天。”彭金凤充满感情地说。每天,她都要用这台老旧的缝纫机制作床单、被套、枕套、坐垫、护袖等,然后免费送给贫困家庭。“送的太多了,真记不清了,就像去年,我随街道去阳光敬老院,送了20床被套、20床床单还有枕头,前年我去方村敬老院,也给他们送床单、枕头,那些老人看了别提多高兴了。”彭金凤说。没有原材料了,她就跑到宝文市场批发布料,节省开支,回家自己缝纫,“但买的都是好的,纯棉的。”她还跑到长街批发拉链,7毛一个,比外面便宜。

  就这么忙忙碌碌,彭金凤非常开心。去年年底,社区表彰“五老”给她发了一床电热毯,可她却送给了同住一个小区的残疾人夏琳。“那个孩子真是可怜,自小瘫痪在床,母亲有智力残疾,我每回去都要带点饭菜给她。”老人说到这里,黯然神伤。家里的缝纫机旁,还放着一块布料,她打算缝一个被套给夏琳,小点的方便洗。近来因为老伴腿摔了,彭金凤忙不过来,去的次数少了,还通过手机微信和夏琳解释,她知道夏琳很盼着她的到来。这个“十一”,彭金凤又拎着饭菜到夏琳家,还帮她洗了头。“她自己不能动,母亲一个人也不行,不知道多久没洗头了,帮她洗头也是实现了我的愿望。”

  彭金凤就是这样一位善良有爱的老人。每每聊到这些需要帮忙的人群,她总是很难过,甚至落泪。但是,她又是非常坚强的老人,时常给予他人精神慰藉,开导他人。虽然腿部有残疾,却身残志坚,心胸宽广,与之聊天非常畅快。她在聊天中与记者说道:“用心看世界,世界很大,用眼看世界,它又很小,要用一颗真诚的心去了解他人,帮助他人。” 记者 李贾 实习生 陈可

  来源:大江晚报

  (责任编辑 杨明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