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刘媛媛通讯员汤培亮吴雯雯) 6月21日,省地震局通报2019年将全面推进的几项重点工程项目相关情况。我省将全面启动GNS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地震前兆观测网建设,建成后将具备对我省地壳运动的持续监测能力,进一步提高我省地震监测预报能力。给地壳“做CT”,我省今年还将推进长三角城市群和郯庐断裂带沿线城市地震活动断层探测项目,摸清地下活动断层分布,提高地震灾害防御能力。

  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未来地壳任何“风吹草动”都将呈现在地震观测人员眼皮子底下。省地震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有林介绍,利用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开展地震前兆观测具有高精度、高可靠性、全天候等特点。近年来,我省已建成了蚌埠、泗县、安庆、蒙城、嘉山、舒城和青阳7个GNSS地震观测基准站。

  我省今年将全面推进的GNSS地震前兆观测网建设项目,计划在全省新建20个GNSS连续运行基准站和1个数据处理中心。项目建成后,全省基准站将达到27个,站点覆盖全省并沿郯庐断裂带加密分布,形成功能完备的GNSS地震前兆观测网,将满足进行“毫米级”地壳运动监测的需求。

  “通过对我省地壳和断层活动的实时监控,GNSS地震前兆观测网可以持续产出高质量的卫星导航定位观测数据,帮助科研人员从更大的空间范围和多角度认识地震活动和构造活动。”张有林介绍,GNSS地震前兆观测网将为我省地震趋势研究和地震危险性判断提供基础数据支撑,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我省地震监测预报能力。

  张有林介绍,地震预警的时间一般只有数秒到数十秒,如果能够合理利用,紧急制动高速行驶的列车,自动切断燃气管道阀门、供电系统,使核电站停堆等,可以减轻或避免重大工程、生命线工程发生严重灾害。但发出预警信息事关重大,未来如何进行规范?张有林介绍,为了充分发挥地震预警项目建设的效益,省地震局会同省司法厅正在开展地震预警立法调研,以法制建设规范预警工程运用。

  (责任编辑 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