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版图上
有这样一个省份
它是北方人眼中的南方
它是南方人眼中的北方
它的简称
一个“皖”字写出了无尽美好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向黄山
迎客松被涂上了一抹金黄
晨雾渐散
啾啾鸟鸣和着潺潺水声
叫醒了沉睡的山
山脚下,白墙黛瓦间炊烟袅袅
清粥、馄饨,就着刚出锅的石头粿
当地人把吃早饭唤作“吃天光”
朴素的字眼中
凝结着安徽人对奋斗的体悟
上午的忙碌过后
人们迎来了闲暇的时光
午后的宏村
老屋里飘出阵阵茶香
一场不期而遇的雨
打湿了斑驳的青石板路
徽派建筑与远山、薄雾相映成趣
一幅水墨安徽,便跃然纸上
暮色四合
合肥的步行街上人群依旧熙熙攘攘
鳞次栉比的商铺与饱经沧桑的古迹交相辉映
科学岛上忙碌而安静
大科学装置发出低沉的嗡鸣
创新的故事,开启新的篇章
这里是安徽
北有淮河逶迤
南有长江奔涌
在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上
禹会村能寻访到大禹的“足迹”
在凤阳明中都遗址
能看见北京故宫的“前世”
江淮大地绵延不绝、生生不息
明天
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
将在这里开幕
在全球,它是“智造”的代表
已在安徽连续举办五届
本次大会的参展企业数量、展览面积
市场化运作程度等
将创历届之最
为什么是安徽?
面对不解
安徽给出了这样的答卷:
经济总量跻身全国前十
区域创新能力跃居全国第七
全国每十辆新能源汽车中
就有接近一辆是“安徽造”
全球约20%的液晶显示屏在安徽生产
……
惊叹还不止于此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
安徽正在谱写更加壮丽的篇章
创新兴“皖”
创新之于江淮大地
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45年前,凤阳小岗村
敢为人先的“大包干”
犹如一声惊雷
掀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大幕
也让人们记住了勇于求索的安徽
多年前
世界第一台VCD
中国第一台国产空调
微型电子计算机等
都诞生在安徽
面对成绩单
脚踏实地的安徽人
选择了继续埋头苦干
他们深知
过去“起家”靠创新
未来“发家”更要靠创新
于是,便有了更为心潮澎湃的创新故事:
首批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首个国家实验室
纷纷“落子”安徽
“人造太阳”、稳态强磁场、同步辐射光源
……
12个大科学装置布局建设
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可控核聚变”的科幻之想
正在一步步走向现实
今年4月
有“人造太阳”之称的
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
成功实现稳态高约束模式
等离子体运行403秒
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
如今,“高精尖”
正成为人们对“安徽造”的新印象
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
十大新兴产业聚链成群
世界制造业大会等一系列活动
让安徽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众多外资企业
选择安徽、扎根安徽
安徽的朋友圈越来越大
“皖”心如初
红色
是江淮儿女的精神底色
1927年
29岁的陈延年面对敌人酷刑
以钢铁般的意志
严守党的机密,宁死不屈
次年
同为革命者的弟弟陈乔年被捕
牺牲时,年仅26岁
1949年
夜幕下的长江上
14岁的马毛姐穿着一件打满补丁的小棉袄
不顾劝阻,跳上木船
把一批批解放军送上南岸
如今
大别山里、长江边、淮河畔
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江淮儿女接续奋进
“和”
是徽文化的鲜明气质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桐城“六尺巷”中的处世智慧流传至今
邻里纷争由此演变为
“互让三尺”的百年佳话
如今,“和”之道
仍是安徽人精神世界中的守望
“和”也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
在基层社会治理的新实践中
发挥着越来越有益的作用
润物无声
推动着社会善治
名满天下的黄山
美在风物,更在内涵
它已成为讲述
“和合”文化的国际会客厅
迎客松下,迎客天下
“皖”美守护
安徽的“徽”字
左右连着人文,上下接着山水
黄山、九华山、天柱山
长江、淮河、新安江、巢湖
险峻与婉约
奔腾与静美
念山念水的一代代安徽人
接续守护着他们心中的诗与远方
巢湖
曾因城镇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
水质一度出现劣V类
当地痛下决心、大刀阔斧
系统治理之下
巢湖水质不断提升
越来越多野生鸟类
从“稀客”变为“常客”
长江之畔
曾因船运繁荣一时
但也让一些环境问题不断凸显
大力整治之下
长约416公里的长江安徽段沿线
如今鸟语花香,一派生机盎然
一个“徽”字
藏着皖山皖水
一个“徽”字
育着皖人皖情
守着挥之不去的乡愁
写着生生不息的奋斗
科技强省、制造强省、农业强省、生态强省、
人才强省、教育强省、文化强省
当前
安徽正加快“七个强省”建设
奋力走出新时代安徽高质量发展新路
祝福你,安徽
我们一起
开创“皖”美未来!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刘正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