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前夕,歙县北岸镇白杨村老年学校的学员们正忙着编扎草龙。”草龙中间有一条长绳,大概30米长;最关键的是龙头,龙头包括须、舌、眼、还有龙角;做得好看的,舞起来就生动些。稻草代表丰收,有丰收才有稻草,所以用稻草编织,就代表是丰收年。” 该村老年学校校长满怀激情地向我们讲述编草龙的技巧和这一习俗的历史渊源。

据悉,该村中秋节“舞草龙”的习俗从明朝相传至今已有600余年,从未间断。每逢中秋佳节,白杨村老年学校就会组织学员编扎草龙,全村老老少少舞着草龙四处巡游,祈求风调雨顺、国家昌盛。

如今,中秋之夜“舞草龙”祈福已经成了白杨村的品牌传统文化习俗,每年都会吸引很多人过来观看,热闹非凡。(夏禹治)
编辑:高林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