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州三张分别是张籍、张孝祥、张即之三位安徽地区的历史名人。

  张籍:民间疾苦笔下诗行

  和县是历史名城。秦朝时置历阳县,一度更名和州。这里有和县猿人、霸王祠、陋室、天门山和镇淮楼等5个历史文化景点,列入了中小学教科书。在乌江镇有三张纪念堂。“三张”即唐代诗人张籍,宋代词人张孝祥、书法家张即之。

  张籍很早就有诗名。贞元十二年 (796),诗人孟郊到和州探访张籍。后来经孟郊介绍,张籍在汴州认识韩愈,行弟子礼。当时韩愈为汴州进士考官,对张籍十分赏识,极力举荐。

张籍画像张籍画像

  张籍参加科考,一举取得了进士及第。他担任太祝,因为眼睛有毛病,加之家境贫困,朋友戏称其为“穷瞎张太祝”。元和十一年(816),张籍转任国子监助教,眼病基本上好了,生活也有所改善。后来经过韩愈举荐,授国子博士,先后迁水部员外郎,又迁主客郎中、国子司业。所以,世称“张水部”“张司业”。

  性格倔强、仕途不顺的张籍内心是郁结愁闷的,但他是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积极支持者和推动者。其乐府诗很多为反映当时社会现实之作,语言凝练而平易自然,善于描述复杂的社会现象,勇于揭露各种社会矛盾和民间疾苦,对重重压迫之下的妇女给予同情。

  张孝祥:南宋著名词人

张孝祥塑像张孝祥塑像

  当你激情朗诵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时,当你激愤背诵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时,你是否知道被誉为“上承苏轼、下开辛弃疾爱国词派先河”的词人是谁?他就是南宋词人张孝祥。生逢乱世,注定了他会命运多舛。

  张孝祥自幼聪颖,过目不忘,被视为神童。少年英才,备受关注,时人王十朋诗赞:“天上张公子,少年观国光。”逆境中的张孝祥,之所以能成才,其勤奋好学、坚忍不拔的意志至关重要。23岁时,他在廷试中出类拔萃,脱颖而出,夺得头名状元,在朝野引起轰动。

  血气方刚、意气风发的张孝祥,一登上政治舞台,便面临人生的抉择:一边是力主抗金,一边是苟安投降。张孝祥毅然选择正义与爱国,站在了主战派一边,并上疏朝廷,极力为岳飞父子辩诬鸣冤。这样,他招致了投降派的切齿痛恨。

  秦桧死后,张孝祥历任秘书郎、著作郎、集英殿修撰和中书舍人等职,后任建康留守、荆南湖北路安抚使,还出任过抚州、平江、静江、潭州等地方官,颇有政绩。乾道五年(1169),张孝祥以显谟阁直学士致仕,次年夏病逝于芜湖,时年38 岁,葬于南京江浦老山。

  纵观他的词作,无不表达对故国的哀思长怀、对北伐中原的讴歌与期盼,以及对萎靡国事的悲愤和感慨。如《浣溪沙·荆州约马举先登城楼观》“万里中原 烽火北”句,抒发对故国的怀念;《六州歌头·长淮望断》“闻道中原遗老,常 南望、翠葆霓旌;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句,表现出对南宋王朝不修边备、不用贤才、屈辱求和、偏安一隅的极大愤慨;《水调歌头·和庞佑父》“剪烛看吴钩”和“击楫誓中流”句,则表达了收复河山的满腔热情和坚定决心。

  张即之:“禅宗风格”的书法代表者

  张即之是张孝祥的侄子。光绪版《直隶和州志》把他放在“人物志·义行”中,盛赞他的恤孤义举。

  张即之以书法名震四海,称雄一时。据《宋史》记载,张即之“以能书闻天下”,“金人尤宝其翰墨”。

  据说女真族非常喜爱张即之的书法,在战乱中也常常不惜重金购求。南宋晚期,日本人将张即之的书法介绍到日本,有一批日本人研究张即之和苏东坡的书法,称之为“禅宗风格”。

张即之书法作品张即之书法作品

  张即之书法初学唐人,继而转学宋人,对米芾的书法下功夫很深。他在广泛汲取前人精华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揉入自己家学,形成了独特的书法艺术风格。丰坊《书诀》谓其“学米元章,而变以奇劲,有春花秋水之势”。王文治《快雨堂题跋》曰:“人知张师海岳,而不知其出入欧、褚。”梁闻山《评书帖》谓:张即之“原自欧出,参有褚法,结体尚紧”。何绍基评论说:张即之“楷书严整峭削,不似有宋诸名家全以行草法破楷法也”。

  张即之传世作品有《杜甫诗卷》等。张即之楷书成就最高,他的楷书作品,简捷凝练,清劲俊秀,又略参行书笔意,点画顾盼生情,结体伸缩舒展,独具匠心。

  南宋时期,书法缺乏北宋的新意和生气,模仿之风盛行。张即之在书法上力挽狂澜,振兴衰落书风,是当之无愧的晚宋大家,无愧于“宋书殿军”之誉。

  (来源:安徽文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