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合肥1月18日电(汪瑞华 实习生娄冠群)从医共体建设成为全国医改范例,到护士下社区成为医改样板,再到智慧医院的建设领跑安徽……近年来,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在医改路上,越走越稳,也越改越实。

  正在召开的安徽省两会上,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党委书记刘同柱带来了一份关于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的提案。

  他建议,在保证病人负担不增加的情况下,一定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特别是医务人员劳务的价格,不能让“能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这种情况在安徽出现。

  据介绍,经过近年来的城市公立医院改革,病人的就医负担在逐渐减轻,尤其是随着新农合医保筹资比例和病人报销费用比例的提高,让患者支付的比例越来越小,有效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刘同柱以中国科大附一院为例,近三年来,通过合理治疗、合理用药,控制患者费用,医院衡量病人负担的两项指标:每门诊人次和每出院病人的费用,基本持平甚至出现下降趋势,在给医保节约了大量资金的同时,也给病人节省了就诊费用。

  各项医改举措的推行,不仅就医费用下降了、就医问诊方便了,就医服务水平也上来了。与之对应的,是过度治疗少了,服务项目多了,老百姓对医院的信任度提升了。

  刘同柱坦言,近年来病人费用控制得很好,但也看到因财政补偿不到位、医疗设备调整不到位等因素造成医院的发展后劲乏力,不利于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医院不能靠卖药挣钱,而是要通过医疗服务收费,来体现医务人员劳动价值。”刘同柱分析道,让医药价格回归合理,让医院和医生靠技术水平、服务质量吃饭,从而引导医务人员因病施治,确保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和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刘同柱建议,在保证为病人服务负担不增加的情况下,要改善医院的收入结构。那么收支结构如何改善?他分析说,就是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在药品耗材上要坚持合理使用,同时降低药品耗材的价格,通过带量采购,通过以量换价,把价格压下来。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责任编辑  牛丹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