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合肥交出靓丽“绿色成绩单”

  “几年前,一到夏天,我们就不敢去巢湖了,蓝藻暴发味道难闻。但从去年开始,异味没有了。”合肥市民胡先生节假日喜欢带孩子出去逛逛,他告诉记者,这两年尤其喜欢去巢湖周边,环境好空气好。党的十八大以来,合肥市牢记嘱托,奋勇前行,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系统治理,加快构建林城相融、城湖共生、城在园中的城市绿色新形态,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绿色成绩单”。2021年全市环境空气质量首次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5.8%,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新高,巢湖历史性实现夏天无蓝藻异味。

  空气质量六指标首次全面达标

  “污染防治力度之大前所未有,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和七大标志性战役深入实施,生态环境保护约束性目标全面完成。”合肥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合肥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氛围日益浓厚,居民生态环境满意度、获得感显著增强。

  这十年来,合肥市空气和水环境治理大幅改善。据统计,2021年,该市PM2.5平均浓度32微克/立方米,较2015年下降49.2%;空气质量优良率85.8%,较2015年提升15.9个百分点,空气质量六项监测指标实现有考核记录以来首次全面达标。

  2021年,巢湖东、西半湖和全湖水质均值均保持Ⅳ类,全湖水质由2015年Ⅴ类改善至Ⅳ类;全市20个国考断面全部达标,其中9个优于考核要求,优良率达85%。水质达标率、水质优良率分别较2015年提高26.67%、13.33%;劣Ⅴ类断面全面消除,较2015年降低26.67%;城市重污染河流十五里河、派河、双桥河水质由劣Ⅴ类改善至Ⅲ类、Ⅲ类和Ⅱ类,南淝河由劣Ⅴ类改善至Ⅳ类。

  丰乐河、杭埠河、柘皋河、兆河等清水河流水质保持优良。合肥市市级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巢湖历史性实现夏天无蓝藻异味

  在全省率先实行地表水质生态补偿机制、建立蓝藻防控网格化管理工作机制、在全省率先实现“河(湖)长+排长+民间河长+警长+检察长”五长联动和河湖管理模式,合肥市改革创新,开创了“合肥治理”模式。

  针对问题河流,合肥市创新重点河流攻坚模式,建立联合驻点集中督查机制,先后开展南淝河、白石天河、滁河、派河等河流水环境问题整治专项行动。8次围绕巢湖开展巡湖活动,在市级层面推动跨区域河流联防联治,建立“三河联席会议”制度。

  该市还在全省率先实行地表水质生态补偿机制,在59个跨市断面、国考断面开展污染赔付金、生态补偿金“双向补偿”。2021年全市各县(市)区、开发区产生污染赔付金合计8830万元;获得生态补偿金合计1.0890亿元。2018年,还出台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暂行办法,2018年以来累计补偿各辖区6596.18万元。

  近年来,合肥驰而不息推进巢湖综合治理,实施巢湖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项目,工程总投资151亿元,建成环巢湖“十大湿地”。建立蓝藻防控网格化管理工作机制,2021年巢湖蓝藻水华次数和总面积同比分别下降40%、20%,历史性实现夏天无蓝藻异味。

  巢湖全湖水质基本保持Ⅳ类,有所向好,特别是2020年1-8月,历史性达到Ⅲ类。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环湖湿地植物达560余种,沿岸有记录的鸟类近300种,东方白鹳等珍稀候鸟成为“常客”。

  减排增效单位GDP能耗全省最低

  减排放,增效益。合肥市一直坚持“一减一增”两条腿走路。2021年,单位GDP能耗完成省定下降3.2%的年度目标,继续保持全省最低。每度电创造GDP达25.7元,远超全国13.76元、全省15.82元/度的平均水平,获得“省级2021年度能效引领示范城市”;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18.6立方米,较2020年下降达16.2%。全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累计分别减少13908吨、44589吨,分别下降28.9%、43.5%。

  为增效益,合肥大力实施节能环保产业“双招双引”,现有新能源和节能环保重点企业326家,实现产值1235亿元,同比增长20%。持续升级产业结构,“大力培育发展战新产业”连续4年获国务院表彰激励。

  生态环境刚性约束逐渐加强,倒逼、引导、促进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明显增强。近些年来,合肥市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先后完成四方化工、氯碱化工、丰乐农化等停产搬迁,启动佳通轮胎、碳素等绿色化搬迁,煤电机组全部实现超低排放,“散乱污”企业综合治理基本完成,共清理整顿2223家。

  近些年,合肥市交通运输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全面供应国六汽柴油,累计淘汰黄标车、老旧车5.8万辆,推广新能源车辆5.6万辆。

  推进“天地空”空气质量监测系统

  合肥市的环境治理体系和监管能力不断提升。“十三五”期间,环境监测网络逐步完善,涵盖大气、水、土壤、噪声、辐射、生态六大要素。

  这十年来,合肥市建成了生态环境数字化业务系统驾驶舱,构建“生态云”大数据平台,接入2.5亿条海量环境数据,可视化呈现114项核心业务,所有监测数据、监控画面“一屏集成”“一图显示”。

  建设覆盖全流域的地表水质监测网络,实现入湖河流市考断面、主要排口、主要支流水质实时监测。推进“天地空”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建设空气微观子站227个、小型标准站133个。

  近年来,合肥市已建成机动车固定式遥感监测点22个,联网上传数据460万条;5000平米以上建筑施工工地安装扬尘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700余套;安装226个铁塔远程视频监控点严控秸秆禁烧;专项治理城区10110家餐饮油烟;全力推进碳减排。

  合肥市的环境应急能力进一步增强,成立环境应急管理中心,应急预案体系初步形成。环境信息化工作有序推进,初步建成涵盖大气、水、污染源、固废、机动车等要素的环保智慧大数据平台。

  在生态保护的同时,合肥市加大对企业帮扶,主动服务重点项目,执行环评审批正面清单,对22个大类、50个小类建设项目实行豁免审批。目前已推动14个省级开发园区开展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简化入园企业项目环评审批手续。率先在长三角地区完成排污许可电子证照和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排污许可管理“合肥经验”在全省推广,逐步实现固定污染源排放“按证监管”。

  崔巍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汪漪 /文 王士龙/摄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 陈素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