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巢湖蓝藻水华面积今年下降过半 世界级极危物种黄胸鹀现身

  今年1~8月,全省194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断面比例为80.9%,达到年度考核目标,同比上升1.0个百分点,无劣Ⅴ类断面。9月27日,记者从安徽省生态环境厅了解到,除新安江国考断面持续保持优良比100%外,长江、淮河、巢湖流域断面水质优良比均上升。巢湖蓝藻水华累计发生面积、最大面积分别同比下降51.8%、53.0%。

  全省194个国考断面均无劣Ⅴ类

  “水环境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方面,今年以来,我们推进水环境保护,包括重点流域、饮用水源地的保护,以及区域协作。”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孙艳辉介绍,今年1~8月,全省194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断面比例为80.9%,达到年度考核目标,同比上升1.0个百分点,无劣Ⅴ类断面,好于目标0.5个百分点。

  据统计,其中长江流域96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断面比例为89.6%,同比上升1.1个百分点;无劣Ⅴ类断面。淮河流域90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断面比例为70%,同比上升1.1个百分点;无劣Ⅴ类断面。新安江流域8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断面比例持续保持100%。

  而巢湖流域25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断面比例为88.0%,同比上升4个百分点;无劣Ⅴ类断面。截至9月25日,巢湖湖区蓝藻水华累计发生面积877.33平方公里,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944.905平方公里。

  90%以上县级水源地建成自动监测

  水是生命之源。为防范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风险,从2021年8月开始,我省组织开展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清零行动”。

  “通过地方自查、省级抽查,全省共梳理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329个。”孙艳辉介绍,省生态环境厅组成4个检查组,对全省16个市52个地级饮用水水源地进行抽查核查。

  截至目前,“清零行动”发现的329个问题,整治完成171个,整治完成率由去年底2.73%,提升至51.98%,其中,蚌埠、淮南、宣城市基本完成整治,亳州、阜阳、滁州、芜湖等市整治完成率达到70%以上,一批重点难点问题得到彻底解决。预计到今年底,有望实现“动态清零”目标。

  我省还组织各市开展县级及以上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能力建设工作,90%以上的县级水源地已完成建设任务。

  今年我省遭遇较为严重的高温干旱,环境部门对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进行全面摸排,对存在水资源短缺风险或水质状况波动的饮用水水源地,开展加密监测,及时掌握水质变化情况。

  引江济淮工程1期治污规划实施

  2016年底,引江济淮工程一期工程开工建设,近期将进行试通水通航。为改善引江济淮工程输水沿线水环境质量,确保水质达到要求,省生态环境厅牵头组织,先后于2016年10月、2022年4月编制了两期引江济淮工程治污规划。孙艳辉介绍:“目前,一期治污规划已顺利实施,干线水质目标达到预期要求。”

  据介绍,二期治污规划涉及12市56县(市、区),将规划范围分为引江济巢、江淮沟通、淮水北调、江水北送等4大片区,划分了23个控制区和80个控制单元,分别提出了水质要求。对照2021年现状,对水质尚未稳定达到工程要求的60个控制单元,核算了主要入河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针对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城镇污水治理、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工业污染防治、重要湿地生态保护治理等10个方面提出了治理任务措施。

  今年7月份,省生态环境厅梳理了2022年度各市需实施的治污规划项目共45个,预计总投资约69.4亿元。2023~2025年,将按年度编制上一年实施计划评估和年度实施计划。

  巢湖连续两年基本蓝藻无异味

  实施地表水断面生态补偿,是利用经济手段促进水质断面改善的有效举措。“今年我省对补偿办法进行了修订。”孙艳辉介绍,新办法将原116个补偿断面增加至188个;将污染赔付因子由3项调整为4项,新增化学需氧量指标。此外,新办法优化了补偿机制,更加注重好水补偿,当水质提升到Ⅲ类及以上才进行补偿。

  巢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价值。巢湖综合治理、生态修复在我省及合肥市摆在突出位置,从2013年开始,合肥市设立环巢湖生态保护治理资金池。据介绍,已累计归集资金424亿元,支出355亿元,为巢湖治理提供了资金保障。

  从顶层设计到防控体系的建立,巢湖水质得到明显改善,全湖平均水质由2017年Ⅴ类转为Ⅳ类,2020年1~8月一度好转为Ⅲ类,创1979年有监测记录以来的最好水平。

  入湖水质持续提升,入江水质保持优良,蓝藻发生程度呈下降趋势。2021年,巢湖蓝藻出现时间较上年推迟56天,发生次数减少42%。据国家卫星遥感数据,今年8月底前,蓝藻水华最大面积、累计面积分别同比下降53.1%、53.4%,连续两年基本做到蓝藻无异味。

  据介绍,目前巢湖湿地资源记录的植物数量由2013年的211种升至562种,沿岸有记录的鸟类总数已达303种。东方白鹳、青头潜鸭、黑脸琵鹭等国宝重现巢湖,今年在巢湖多个地点还发现了世界级极危物种黄胸鹀,八百里巢湖正成为鸟类天堂。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汪漪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章星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