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4个学生2名老师撑起一所学校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芜湖市三元小学百花教学点坚守乡村

  “今年9月开学,朋友听说我的班只有四位学生,开玩笑地说我当的是研究生导师。”11月25日,90后刘彩俊接受记者采访时戏谑道。三元小学百花教学点,是芜湖市最南端的一所学校,距市区超过50公里。曾经这里是一所完全小学,学生人数最多时有300多人。但如今,随着学生的分流,偌大的校园仅剩下4位三年级的孩子。90后的刘彩俊和60后的叶林也成了最后两座赋予孩子知识的灯塔。

  只有四个孩子的小学

  “‘瞬’字课文里是怎么组词的?”11月25日14时,当天下午第一节课堂上,刘彩俊手持平板,站在一位学生身旁,教着三年级语文第23课《父亲树林和鸟》里的生字。

  “哗—哗—”几声翻书声后,又是轻声的几句“一瞬间”的回答。

  一个讲台,四张课桌;一位老师,四个学生。虽少,却是一个课堂,一种传道授业的传承。

  讲台下,四张课桌对称排列,三位女生和一位男生的课桌上,整齐地摆放着智慧课堂的平板及课本,身穿校服的孩子们贪婪地吮吸着课本的的知识。他们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所在课堂乃至学校的特殊。

  这是安徽省芜湖市最南端的一所学校。学校距离芜湖市区超过50公里。站在学校校园,即可清晰望见邻市宣城市地界的建筑物。

  曾经这里是一所完全小学,拥有一至六年级的学生。“最多时有300多个孩子。”坚守该校35年的老教师叶林告诉记者。但随着城市化发展,孩子们纷纷分流。今年9月开学,学校原本还有两个班级,但很快就只剩下一个班级里的四个学生。

  “他们都很特殊。”叶林说,其中两位是留守儿童,一位家庭特别困难,另一位孩子的家到学校有5公里。一旦这所学校撤并,他们将会被分流到更远的三元小学。“这会让家长和孩子承受更多的负担。”

  “朋友说我像是在带研究生”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道”的传承也绝不允许半点打折。

  教室一角的两张课桌上,篮球、足球、羽毛球、跳绳……一应俱全,开启着孩子们体育的启蒙;校园里也有实验室,科学实验在这里开展,引导他们对科学的向往……

  而最重要的则是老师。90后的刘彩俊和60后的叶林是最后两座赋予孩子知识的灯塔。除了教语文,刘彩俊还要教孩子们英语,而叶林也要承担孩子们数学、自然、音乐等各种学业的教授。

  “今年9月开学,朋友听说我的班只有四位学生,开玩笑地说我当的是研究生导师。”11月25日,31岁的刘彩俊接受记者采访时戏谑道。孩子们少了,教学内容可不能少,相反要更精益求精。“我们批改作业可以实现面批,课堂上就能把作业批改完成。”

  两位老师对四个孩子可谓了如指掌。“班里唯一的男孩子朗读稍弱,我就会给他提供针对性的训练;平时课堂提问,也能顾及到每一个学生。”

  “好在我们也配备了科大讯飞智慧课堂。”56岁的叶林教起音乐有些费力,智慧课堂给了他帮助。和教材同步的海量资源,包括演唱、乐理、背景故事等等,叶老师可以随时调用。乡村教学点的音乐课、美术课等课程得以开足开齐。

  “教育信息化之路,我们也要做到‘一个都不能少’。”芜湖市湾沚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每一个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偏远地区的孩子更需要现代化的设备和不错的老师,带他们增长见识,和城里孩子享受一样的教学资源。

  据悉,2020年10月,芜湖市湾沚区基于大数据的个性化教学与智慧学校建设项目正式启动。目前,项目已经完成二期建设,包含智慧课堂、电子班牌、智慧体育、智慧幼教等多种产品,覆盖28所学校、快25000名学生。该区两个乡村教学点即使孩子很少,也同样配备了科大讯飞智慧课堂。(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陶伟 )

  来源: 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王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