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人从来不会放弃对理想居所的追寻。徽州园林,即是对这种追寻的回响。

上林苑上林苑

  “左苍梧,右西极。丹水更其南,紫渊径其北。终始灞浐,出入泾渭……”,这是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对上林苑的描述。丹水其流也阔,喷薄而出,以吐纳山河的气魄勾勒出中国园林艺术在童年时期的山水崇拜。秦川南带泾渭、右控陇蜀,孕育出的园林山水自带金谷繁华的气象。千百年后,在皖南孕育出的徽州园林,其对山水的创作又是另一番景象。

  月影蔽亏处,最宜闻水声

  水是徽州园林的生命。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的黄山市黟县宏村南湖,最能理解水流的律动。南湖从来不缺游客的摩肩接踵。当一个又一个的新客与旧人凭栏而望南湖的粼粼碧波、阵阵涟漪的时候,他们会想到野凫振翅的河野,会想到猿猱鸣叫的山林。

檀干园 @遗产君 摄檀干园 @遗产君 摄

  位于黄山市徽州区唐模村的檀干园是是乾隆年间一位孝子为了让母亲能在家中都能欣赏到西湖美景而修建的一座私家园林。从唐模村东向进入檀干园,人们总能被园中随处可听闻的潺潺溪流声吸引。其名取自《诗经》“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园内临溪建有一个八角亭,上面檐角飞扬,铁马悬空。清风徐来,溪水潺潺声、铁马叮咚声和着芭蕉拍岸声每每争相交映,喧嚣又静谧。

  居然小丘壑,兼复巧回环

  园林艺术都讲究“叠山理水”。叠山,就是堆垒土石,造成假山;理水就是引导溪流,造成池景。徽州园林也不例外。

西递西园 诚意侯 摄西递西园 诚意侯 摄

  营造假山,讲究的是在有限的空间布置出更丰富的内容。西递镇的西园,是这种营造风格的典范。西园是曾任河南开封知府的胡文照的私家宅邸,建于清朝道光四年,位于黄山市黟县西递镇。西园的假山玲珑剔透,疏密有致。在流泉和飞瀑的常年冲刷下,假山形成凹凸不平,大小各异的空洞,如皓月当空,清丽俊美。营造假山所用的石料,最常用太湖石。这种由石灰岩组成的石料在水流的冲刷下容易自然形成假山的孔径和漏洞,形成假山的回环往复感和空间感。然而,营造徽州园林的石料基本都是就地取材。石料主要有碧山黑、潜口碧、齐云青、石龙白、龙川紫、龙尾石等等,它们均在徽州园林营造中各尽风流。

  林泉之志与丘壑之心

@遗产君 摄@遗产君 摄

  王澍先生说:“造房子,其实就是造一个小世界”。对徽州人来说,这种小世界是他们人生状态的真实写照:出园即是天下熙攘,入园则是林泉之志、丘壑之心。陈从周先生也说:“园林是捉弄人的,有真景,有虚景”。园林的“真”是引水造山的真,是亭台廊榭的真,是徽州人对属于自己的美学追求的真。同时,园林毕竟是人工而成的自然,跟纯粹的自然是迥乎不同的,是“假”的。但是,正是这种与自然的迥乎不同,创造出了一种能让徽州人诗意栖居的城市山林。

  (来源: 安徽文旅  文:张泽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