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三生万物 安徽入“长”20年
长三角一体化起初被人们认为是简单的“区域经济合作”,由单纯地理位置而产生的城市集聚现象。但现在,这一现象被提升到制度层面,被认为具有极大的区域带动和示范作用。安徽加入长三角是这一变化中的标志性事件。
安徽入“长”时也命也
2003年,被称为“长三角元年”。
这一年3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与上海、江苏的党政领导座谈交流、签署经济合作协议,共同推进长三角区域合作、联动发展。拉开三省市高层频繁互访序幕。
实际上,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沪苏浙三地就开始逐步强化长三角区域合作机制。但彼时,长三角并无安徽。2003年,安徽几乎在第一时间就提出“融入长三角”。
安徽承担着长三角和中部地区要素链接的重任。以合肥为圆心,500公里为半径画一个圈,集聚了全国30%的人口、35%的经济总量和40%的消费市场;如果以1000公里为半径,就覆盖了90%的经济总量。
因此,安徽“入长”,是时也命也。 2014年9月25日,安徽作为长三角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位终于在国家《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得到确认。
2016年6月,国家发改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让长三角城市群范围由此前的“两省一市”扩展到“三省一市”。
2018年,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安徽全省域被正式纳入长三角地区。
2019年12月,国务院发布《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将长三角区域范围正式定为苏浙皖沪四省市全部区域,安徽全省得以加入长三角。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5年,是安徽加快实现跨越式发展的5年:安徽经济总量迈上4万亿元新台阶,2022年全省GDP达到4.5万亿,占长三角的比重达到16%,比2018年提高了1.8个百分点;2022年进出口总额达到7530亿元,比2018年增长81.5%,占长三角比重提高1.2个百分点;合肥联通长三角主要城市的2小时高铁交通圈全面形成。
但经济数据的改变,只是一个层面。数据变化的背后,是安徽树立起崭新的区域形象和新的发展历史方位,安徽正处在厚积薄发、动能强劲、大有可为的上升期关键期。
其中一个最关键的变化是安徽“科技创新策源地”的形成。
安徽要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关键靠创新。
在国家层面的统一谋划下,安徽携手沪苏浙共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推动合肥、上海张江“两心”同创;与此同时,安徽积极推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依托大科学装置集中区打造世界一流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在量子信息、新材料等前沿领域取得一批重大成果。
2022年,安徽省区域创新能力跃居全国第7位、连续11年位列全国第一方阵,创新环境由2021年的全国第12位跃升至全国第3位,实现了科教大省向科技创新策源地的跨越发展。
要素流通 合作深化
回头看去,全面推进长三角一体化是时势使然。
中国经济正在步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对区域协调发展提出新要求。不平衡是普遍的,但在发展中形成相对平衡,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辩证法。
旧的、“有界”的“条条框框”亟须打破,新的、“无界”的“跑道”亟须建立。
今年5月,长三角公共资源交易统一门户一体化服务平台正式开通,将有力推动公共资源要素在区域内的流动和配置。
统计数据显示,长三角公共资源交易额约占全国交易总额的四分之一,在全国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
以要素流通和产权交易市场体系,以市场为基础统一配置资源,实现长三角区域要素合理流动,实现企业之间、城市之间的资产调整和重组,应是未来长三角经济融合与发展的必经之路。
今年一季度,长三角三省一市GDP总量69799.12亿元,逼近7万亿大关,占全国比重24.49%。上海、苏州、杭州、南京、宁波、无锡、南通、合肥这八个长三角万亿俱乐部城市的一季度GDP总量占长三角的53%、占全国13%,撑住了长三角经济大盘。
但光从经济体量上衡量长三角一体化是不够的。一个庞大体量城市群的地基深处,应该有共同的内生动力,它们之间的要素自由流动,有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乃至集成一批全面深化改革的成果。在改革开放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特点是区域竞争尤其是县域竞争——这是“分”的好处,它有更大的独立性、灵活性、自主性等等。但到一定阶段,合作还要往最深处进行。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梁巍 (政经八百工作室出品)
来源:安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