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位开国将军从这里阔步启程,10万热血儿女血洒疆场,被誉为“红军摇篮,将军故乡”,这就是安徽金寨。金寨县地处大别山腹地,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
在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名的“金寨县革命博物馆”内收藏了这么一座红色珍宝,它虽然外表简单,但亲历了红军时代的烽火岁月,鄂豫皖苏区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也忠实地记录着一段爱国拥军故事,这就是“红军公田碑”,它在金寨县革命博物馆内静静地讲述着那段红色故事。
一座碑,见证鄂豫皖土地革命的历史
这座“红军公田碑”立于1932年2月至8月期间,高1.07米,宽0.55米,厚0.18米,由整块花岗岩凿刻而成。此碑正面书有“赤城五区三乡第三村红军公田共计田五斗”18个字,意思是碑属于“五区三乡第三村”所立,“共计田五斗”五斗等于半石(每石约7亩)。这块看上去有些简陋的石碑,见证了鄂豫皖苏区土地革命的历史。
“打土豪,分田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鄂豫皖苏维埃政权纷纷建立,为土地改革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一场彻底砸烂几千年封建土地制度的革命风暴,迅猛地席卷了大别山地区。在施行土地改革后,广大贫苦农民从封建土地制度的重压下解放出来。
1931年10月,鄂豫皖苏区党组织提出“每乡留一石到五石为红军公田,分给红军中由白色区来的贫苦农民和俘虏哗变加入红军的士兵”。鄂豫皖苏区《土地法令》规定,红军、游击队员、不能生产的苏维埃工作人员及其家属应分得田地,其家属无力耕种时,苏维埃政府发动群众代耕。同时各乡还划出1至5石作为红军公田,由苏维埃政府掌握分配。公田分配给红军战士或以公田收入救济红军家属、烈属、残废军人。
在“保卫红旗,保卫苏区”这个口号的鼓舞下,土地革命后,“红军公田制”在全国推广,很快掀起了参加红军的热潮。在鄂豫皖苏区,1931年一年中就有近万人参加了红军。作为地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中心区域的金寨,相继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11军32师、33师、红25军、红28军等12支主力红军队伍。鄂豫皖苏区能够28年红旗不倒,根本原因是党同人民一条心、军民团结如一人。
一座碑,见证了军民鱼水情
这座碑不仅讲述着土地革命的历史,也在讲述“军爱民、民拥军”感人至深的故事。
在土地革命过程中,各村乡都留有一定数量的土地当做公田,收入主要用于解决红军的公粮和烈士亲属的实际困难。耕种的农民不需再交粮食,负担减轻了不少,因此,公田政策得到群众广泛支持。
微电影《红军公田碑》有这样一段片段:“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就是想把这几块田作为红军公田,立上碑文,世代不变,还是由我们几家代耕,收获了归红军和红军家属。”
广大老百姓赞同竖石碑和木牌,提醒大家爱护公田的庄稼,让子孙后代永远记住红军的丰功伟绩和恩情。
就在竖“红军公田”石碑的那天,人们敲锣打鼓地从四面八方涌向公田。在一片热闹的锣鼓声中,红军公田碑被立在了农田边上,人们围着石碑起舞,欢快地唱着《八月桂花遍地开》。而红军公田碑像一把火炬,闪射着红色的光芒,照亮了千千万万贫苦农民胜利前进的方向!
从一座碑回望金寨红色故事
1972年这座“红军公田碑”在斑竹园镇小河村桥口被发现。1983年,被金寨县革命博物馆征集,红漆描字,用玻璃罩精心保护起来,成为金寨县革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除了这座“红军公田碑”,金寨县革命博物馆还有其他革命文物在默默讲述着那段峥嵘岁月红土地上的一个个真实故事,向后人传递着红色精神。
走出金寨县革命博物馆,从金寨县革命烈士纪念馆大门顺着红军广场到金寨县革命烈士纪念塔。拾级而上,每一段的台阶数量各有不同,代表金寨为中国革命在不同时期作出的贡献。通往烈士纪念塔主台阶,第一台阶区共25级,寓意在金寨麻埠诞生了中国工农红军第25军,它是第一支长征到达陕北的红军队伍。第二台阶区共28级,寓意在金寨重建红28军,坚持大别山游击战,靠近烈士纪念塔这10级台阶,寓意金寨10万优秀儿女踊跃投身革命,浴血疆场。山顶的金寨县革命烈士纪念塔上的“燎原星火”,为刘伯承元帅亲笔题词,纪念塔身后则是重建的金寨县红军纪念堂。
金寨革命烈士陵园现已形成以烈士纪念塔为中心,融塔、馆、堂、碑、墓、村为一体,具有山区特色的大型革命烈士陵园。很多游客在这里深情缅怀先烈,追忆红色故事。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在金寨这片红色沃土上,还有金寨红25军军部旧址、红28军军部旧址、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前方指挥部、大湾村等红色景点。红色是金寨的本色,是金寨的根与魂,沿着革命先烈的足迹回望烽火岁月,点亮一段又一段的红色记忆。
(责任编辑 周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