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何处“引”,如何“归” ?蚌埠探索蚌商回归新路径

  新年伊始,山东奥福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潘吉庆十分忙碌。随着企业在蚌埠投资的不断加大和在蚌项目的不断发展,这位科创板上市企业的负责人要经常往返于蚌埠和外省市各生产基地之间。但潘吉庆对这样的奔波却乐此不疲,反而对频繁来蚌充满期待,因为对他来说,回蚌就是回家。

  “我是土生土长的蚌埠人,感谢我的家乡养育了我。”潘吉庆说,自己上大学之前都是在蚌埠度过,大学毕业后就在原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工作,2001年离开蚌埠到北京创业,经过18年艰辛奋斗,自己所创的山东奥福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19年在科创板上市。该公司研发生产的蜂窝陶瓷是机动车尾气治理的核心部件,不仅在技术上打破了国外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企业也陆续在山东省德州市、重庆市荣昌区、江西省景德镇市投资建设了生产基地。

  企业上市后,我市在外出招商时专门找到潘吉庆,向他介绍蚌埠的投资环境和产业发展情况,希望他能够回到蚌埠,助力家乡发展。2020年,潘吉庆在蚌埠投资建设了蚌埠奥美精密制造技术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精密模具的研发与生产,经过一年时间的发展,该公司很快成为规上高新技术企业,并实现了数百万元的税收贡献。

  “家乡的领导和人民一定会宠爱自己培养的子弟。”在家乡发展一年后,潘吉庆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他说,一年来,自己被蚌埠市各级党委政府服务企业的精神感动,公司董事会经过慎重研究,决定加大在蚌投资力度,于2021年设立奥福环保全资子公司安徽奥福精细陶瓷有限公司,投资4.9亿元建设年产1200万升蜂窝陶瓷载体项目,该项目将于今年7月底实现一期投产。同时,借助蚌埠市发展硅基产业基地的政策东风,潘吉庆还准备在市经开区临港产业园建设“奥福环保”研发中心,推动更多人才在蚌埠聚集、更大成果在蚌埠转化。

  搭平台、促合作,优服务、共发展。这几年来,我市运用平台思维,推进“双招双引”,大力吸引蚌商回归,一大批像潘吉庆一样的蚌埠籍企业家回到家乡投资创业,为蚌埠产业发展带来了“大礼包”。据市招商和对外合作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全市共吸引蚌埠籍企业家返乡投资项目42个,投资121.89亿元,成为推动我市发展的重要生力军。

  从“搭建平台”到“聚力招商”

  今年1月29日,一场特殊的恳谈会在中国(蚌埠)古民居博览园举行。参加会议的是19名春节前从全国各地赶回家乡的蚌埠籍企业家代表,与之对话的是蚌埠市领导和各县区、市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约一个半小时的座谈,大家畅叙桑梓情谊,共话家乡发展,虽然会场上的企业家来自天南海北,但熟悉的蚌埠口音却很快把大家凝聚在了一起,一见面就敞开心扉、流露真情。

  1月29日,蚌埠籍企业家代表新春恳谈会召开,19名蚌埠籍企业家代表共聚一堂、共迎新春,共话乡情、共谋发展。 (资料图)

  “在外创业多年,走过很多地方,但我时刻都记着我是喝着淮河水长大的,最亲还是故乡人。”安徽共生物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晓东在会上的发言,得到了大家的共鸣。大家纷纷表示,将积极投身家乡建设,在加大对接合作力度的同时,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吸引更多企业来到蚌埠发展,共同推动家乡建设。

  请回来,走出去。过去一年,我市在“双招双引”上持续发力,搭建了一系列活动平台,成功举办国际新材料产业大会、太湖世界文化论坛年会、第四届中国MEMS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大会暨企业家论坛、安徽固镇(杭州)招商推介会、蚌埠高新区(北京)产业合作恳谈会、龙子湖区(北京)投资环境推介会等专题招商活动,充分宣传推介蚌埠的产业优势、政策优势、区位优势。仅国际新材料产业大会和太湖世界文化论坛年会两个大会,我市就邀请企业客商550余家,签约项目共计229个,合计投资总额1568.91亿元。

  同时,我市积极推动外出招商,进一步整合资源,组建了北京、上海、深圳3个驻外招商工作组,成立了蚌埠市驻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3个招商总队和27个市直招商小分队、76个县区招商小分队,长期驻扎目标区域深耕细作,专人负责经贸合作联络协调,协助县区开展投资推介。去年,我市三个驻外招商机构共拜访沪粤两地乡友企业80余家,开展专题推介4场,摸排有效投资线索60余条。

  从“商会牵线”到“引入资源”

  蚌埠地处中国南北分界线,位置承东启西、贯通南北,是安徽省第一个设市的城市。这里商贸物流发达,曾经繁华的二马路让蚌埠一度有“小上海”之称,如今“才商云集竞自由”的商贸环境又让蚌埠成为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和国家物流枢纽城市、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蚌埠片区。几十年来,从这座皖北重镇走出的企业家遍布全国,各地安徽商会都有蚌埠企业家的身影,对蚌埠招商产生重要影响。

  上海市蚌埠商会是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社团局首批登记的地市级商会,也是安徽省首家在上海成立的地市级商会。自成立以来,该商会多次协助蚌埠市在沪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取得积极成效。去年11月,上海市蚌埠商会协助怀远县政府在上海举办双招双引推介会,并在会上与怀远县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帮助怀远县在上海更大力度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推广和招商活动,促成项目落户怀远。“我将继续发挥商会优势,充分调动上海的老乡资源,助力家乡双招双引,为家乡发展多作贡献。”在与蚌埠市委主要领导洽谈时,上海市蚌埠商会会长、上海市安徽商会宝山分会会长王志友表达了持续助力家乡发展的强烈意愿。

  商会是蚌埠籍企业家在外交流的重要阵地。一年来,蚌埠市紧抓这一阵地,充分发挥商会联系广泛作用,积极联络更多蚌埠籍企业家回乡发展,先后成立了东莞、宁波蚌埠商会,邀请上海市安徽商会、上海市蚌埠商会、广东省安徽商会及蚌埠籍知名企业家考察投资,接待沪粤等地蚌埠籍企业家回乡考察200余批次,洽谈交流100余场。在商会牵线下,深圳豪威科技集团、中天国富证券公司、奇创旅游集团、威达高科技控股有限公司、东方恒信资本控股有限公司、宜安控股有限公司、月星集团有限公司等一批知名企业纷纷与蚌埠进行合作洽谈。

  “充分发挥南京安徽商会会长作用,竭力宣传蚌埠良好的营商环境,邀请知名企业家来蚌投资兴业,助力家乡发展。”“努力争取机会和资源,为蚌埠产业提升及经济快速发展作出贡献。”……考察洽谈中,同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南京市安徽商会会长陈广川,金划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人社部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理事会副理事长、上海市安徽商会副会长田发波等商会负责人纷纷表示,蚌埠市委、市政府对蚌埠籍企业家高度重视,作为商会负责人,将不断发挥自身作用,努力为家乡多做贡献。

  从“基金扶持”到“共同发展”

  去年,在国际新材料产业大会上,总规模200亿元的中建材(安徽)新材料产业投资基金正式签约。这是中国建材集团与我市联合国家部委母基金、兄弟央企、地方国资平台、产业链合作伙伴、金融合作伙伴等机构发起设立的产业投资基金,重点投资服务于新材料领域发展。

  一子动,满盘活。中建材(安徽)新材料产业投资基金签约后,大批硅基新材料企业来蚌考察,大家一致认为,这一基金对助力新材料技术顺利跨过科研和产业化之间风险最高的“死亡谷”,推动科技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具有重要意义,对吸引产业链企业到蚌埠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蚌埠高新区硅基新材料基地已初具规模,硅基材料又是半导体材料的重要来源,因此,可以以硅基新材料基地为契机,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打通硅基产业链条。”上海聚跃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尚跃说,自身企业在整个集成电路产业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中国区拥有1000多家客户,产业基金等成立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十分振奋,自己将尽可能每年为家乡推介更多优质集成电路产业上下游企业来蚌埠发展。

  作为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城市、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这几年来,蚌埠市始终坚持产业强市,积极培育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资本链、人才链、政策链“多链协同”,大力发展硅基生物基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去年,我市出台了《蚌埠市产业引导基金管理办法》《蚌埠市产业投资类子基金管理办法(试行)》《蚌埠市创业创新类子基金管理办法(试行)》《蚌埠市基础设施投资类子基金管理办法(试行)》等系列文件,发起或参与组建中建材(安徽)新材料产业投资基金、安徽和壮高新技术成果基金等政府性股权投资基金16支,引导基金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学决策、防范风险”的原则进行投资运作,充分运用市场的逻辑、资本的力量,大力开展“基金招商”和“招商基金”,为重点项目、主导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截至去年末,蚌埠市级政府性投资基金共投资139个项目、累计68.5亿元。通过基金招引鑫精合、朗贤轻量化、恒翼能、芯联智控、茵络医疗器械等项目15个,项目在蚌投资总额超16亿元,正在积极洽谈项目7个。

  “当前,越来越多的蚌埠籍企业家来蚌考察、投资,相信通过驻外招商机构、商会和基金力量的共同发力,将会有更多蚌商回到蚌埠,为家乡发展注入新的动能。”市招商和对外合作中心有关负责人满怀信心地说。

  (来源:蚌埠新闻网)

  (责任编辑:周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