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民间力量不可或缺。但当前,长三角民营经济一体化发展还存在诸多障碍。

  在刚刚公布的《安徽省政协2019年度好提案》中,就有一份提案为长三角地区民营经济一体化发展提供系列可操作性建议,其中部分建议已被《安徽省实施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行动计划》吸纳。

  民营经济是推动长三角发展的强劲引擎,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长三角民营经济增加值10.52万亿元,其中浙江、江苏、安徽三省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达65.2%、55.4%、57.8%,均已超过“半壁江山”。

  由省工商联提交的《关于推进长三角地区民营经济一体化发展》提案指出,当前,长三角还存在统计口径不一致,相关资质不互认,要素共享不顺畅的问题。比如高新技术企业可以享受所得税优惠,但长三角地区彼此不认可对方资质。长三角政策制定尚未衔接,产业扶持政策导向趋同,更倾向于争夺而不是共享生产要素,要素使用效率有较大提升空间。

  为此,提案建议加强顶层设计,推进产业一体化。在国家《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框架下,对三省一市产业分布情况进行调研,重点研究沪苏浙产业转移、集群发展等方面的情况和需求,发挥我省比较优势,研究提出我省园区共建方案。

  同时加强资质互认。“建议省职能部门对政策申请要件进行梳理,与沪苏浙相应部门共同推进互认工作,减少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提案指出,由于三省一市发展水平不同,在优惠政策上无法完全一致。我省相关部门在关注沪苏浙促进民营经济政策动向、适时借鉴吸收的同时,有必要先行推进优惠政策申请要件的统一互认。

  在推进生产要素一体化上,提案建议,对接沪苏浙人力资源服务平台,逐步建设统一的人力资源网和移动终端,实现可视化、实时化,相互发布需求;建立长三角民营企业高端人才需求库,推动柔性引进高端人才,从高享受工作地点和引进地点优惠政策;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力发展“飞地”经济。

  提案指出,长三角一体化面临的主要矛盾是行政壁垒与市场一体化之间的矛盾,“但地区有边界,企业发展没有边界。”当前,长三角已建立了商会组织联席会议制度,提案建议将长三角商会组织合作纳入大的合作框架之中,充分发挥商会组织联席会议在凝聚企业资源、促进经贸交流、维护合法权益等方面的作用,推进长三角民营经济实实在在的联合。(记者 彭旖旎)

  (责任编辑 黄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