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湿地保护网络体系基本建成

  “人类今天对大自然的破坏,必将在未来以数百倍、甚至更高的代价来补偿!”世界环保组织曾经发出警告。而对安徽湿地来说,更大力度的保护已经启动。

  截至目前,全省已纳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1处(升金湖),确认4处国家重要湿地、23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43处市级以上湿地公园,总面积47.1万公顷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4%。

  在日前刚刚闭幕的2016年长江湿地保护网络年会上,我省池杉湖省级湿地公园、宣城宛陵湖省级湿地公园、南陵奎湖省级湿地公园、肥西三河国家湿地公园4处湿地保护地加入了长江湿地保护网络,目前安徽省共有17个长江流域湿地保护地加入了该网络,已经基本覆盖了长江安徽段重要湿地。

  我省还划定了全省湿地生态红线,明确全省湿地面积不得低于104.18万公顷,并要求各级依法划定湿地生态红线,严格湿地开发利用管理,确保湿地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

  2030年前九成天然湿地将获有效保护

  省林业厅日前公布了《安徽省湿地保护规划(2016-2030年)》,并已经省政府批准实施。

  2016~2020年,我省长江、淮河和新安江三大流域重要的天然湿地得到全面保护,湿地面积萎缩和功能退化得到遏制。

  2021~2025年,全面提高安徽湿地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能力,使全省60%以上天然湿地得到良好保护。

  2026~2030年,全省建成较为完整的湿地区保护、管理和建设体系,使全省的湿地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全面进入良性循环,全省90%以上天然湿地得到有效保护。

  声音

  安徽省湿地保护中心主任顾长明告诉记者,我省第二次全省湿地资源调查湖泊湿地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围垦、填埋等造成了一些中型湖泊湿地面积萎缩,生境破碎。还有一些湖泊湿地因为人工筑坝局部形成了库塘或者养殖场,转变为了人工湿地。

  安徽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周立志表示,泥沙淤积加剧了湖泊沼泽化进程,沼泽化进程的结果是使挺水植物区向浮水和沉水植物区延伸,并促进了湖泊滩涂向陆地演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