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的基本特征就是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往昔曾与上海、南京并列“长江五虎”的皖江城市安庆,坚持工业立市兴市强市,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正在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朝着“百强城市”的目标奋力挺进。

安庆天柱山机场安庆天柱山机场

  经济发展稳中有进 

  “十三五”期间,安庆经济发展呈现质变:

  一是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尤其是三产占比由35.5%提高到47.1%。

  二是产业体系重塑新的格局,市县两级的首位产业朝着集群化、链条化方向发展,全市已形成10个百亿元首位产业集群。

  三是园区建设转向更高质量,市经开区成为全省首个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的开发区,市高新区成为国家化工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市筑梦新区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桐城经开区连续两年进入全省开发园区30强。

安庆经开区圆梦新区安庆经开区圆梦新区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安庆经济发展稳中有进,全年生产总值为2656.88亿元,同比增长7.67%。

  其中,新增各类市场主体5.2万户,亿元税收企业达到22家。

  曾经遭遇发展阵痛 

  安庆,这个曾经当了安徽省会150多年的城市,是中国较早接受近代文明的城市之一,近代中国机械和造船工业的发源地,经济发展一度在安徽省内遥遥领先。

  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先后被合肥、芜湖甩在身后,近几年经济又被滁州、阜阳超越。

  从此安庆给了人一种发展落后的“没落城市”的感觉。

安庆高新区安庆高新区

  安庆发展滞后,主要表现在科技创新能力欠缺、产业结构不优、县域经济实力不强、开放型经济水平不高等方面。

  关于安庆经济发展落后的原因很多,有体制机制的因素,也有内部外部、主观客观等方面的因素。

  如经济体制改革,最大企业安庆石化集团被整合到中石化集团,导致安庆发展化工产业遭遇上游产品的瓶颈。石化虽然是安庆的主导产业,但它却不像马钢、铜陵有色、芜湖奇瑞那样,能够在当地形成产业链,与地方中小企业形成产业关联,并将企业税收约一半留在地方。

  还有产业低端化、民营经济不发达以及安庆在全省的战略位置不突出等等。

  “八问”探寻发展之路

  2018年,正是改革开放40周年,各地都在持续不断深化改革,推动产业升级,不断拉动内需,高质量发展成为趋势。

  面对严峻形势,安庆该怎么办?

  “安庆八问”犹如一场及时雨,回答了安庆人积蓄心头的疑问。

  安庆市一位区长被上级选派赴江苏海安市挂职,海安全方位的高速发展给他带来了巨大冲击。

  “海安多措并举,从干部作风、综合施策、奖惩机制等多方面推动了经济高质量发展,令我非常震撼!” 

  围绕海安市招商引资、企业服务、项目建设等5个方面的调研报告,让时任安庆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冰冰感到兴奋。

  “我们要学习先进,我们找到了海安作为样本”

  一场向海安取“真经”的行动陆续展开。 

  随后,安庆日报社制定了围绕党政代表团考察,推出“学海安、问安庆”系列文章的报道计划,主动对标先发地区、查摆自身不足、树立解放思想的舆论导向。

安庆市体育中心安庆市体育中心

  8月16日,安庆市党政代表团第二次赴海安考察归来后的第三天,《安庆日报》头版头条刊文发问:

  我们为何常常“起个大早赶个晚集”?

  文章对标海安,列数据、摆事实,发人深思。之后数日,《安庆日报》接连发问:《我们的干部队伍中为什么缺少“拼命三郎”?》《我们为什么难招好项目?我们的项目建设能不能再快一点?》《我们的人才为什么难引更难留?》《我们园区经济短板在哪里?》《安庆人,你为何不来一次“精神涅槃”?》《我们能为安庆发展做什么?》。

  “八问”涵盖了安庆经济发展、干部作风、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人才建设、园区发展、思想解放等方方面面,问出了安庆的“短板”和差距,更道出了当地干部群众长久以来的困惑。

  不久,安庆市出台了《招商引资考核奖励办法》《全市开发区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实施方案》《2018年度县(市、区)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办法》等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揽子文件,有力地回应“安庆八问”,也让思想解放的大讨论落到实处。

  “内搭平台  外联老乡”

  2021年,新任安庆市委书记张祥安提出,要打好“翻身仗”,就得找准突破口,当前重点是要“内搭平台、外联老乡”

安庆七街安庆七街

  所谓“内搭平台”,就是坚持“来了就是安庆人”理念,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

  要搭好园区平台,针对现有园区发展特点,进一步拓空间、强力量、提效率、优服务,同时要抢抓机遇,谋划搭建更多“无中生有”的新平台,不断提升安庆发展园区承载力;要搭好投融资平台,切实提高市县级平台自身投融资能力,组建一批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产业基金。

  所谓“外联老乡”,就是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人才资源。

  发挥安庆籍人才资源丰富的优势,完善“外联老乡”常态化工作机制,设立运作人才基金,实施“归雁回巢”工程,推进招才引智。建设“安庆人才管家”网站,建立安庆籍在外人才大数据中心,采集人才信息。全力争取在外企业家的项目落户安庆,真正把安庆在外人才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栽好梧桐树,引来凤凰栖

  2021年,安庆市新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团队27个,聘请首批城市发展顾问23名;全市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30个,总投资70亿元的国轩新能源、60亿元的安泰化学新材料、58亿元的慧儒铜箔等项目签约落地,一批10亿元、20亿元重大项目纷纷牵手安庆。

  奋力开创现代化美好安庆建设新局面 

  置身“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踏上全面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庆新征程,安庆的加速振兴不仅理所当然、更是势在必行。

安庆综合保税区安庆综合保税区

  做大做强民营经济

  为促进民营经济总量、质量同步提升,安庆市推出四大举措:

  一是出台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政策,加大政策宣贯力度,帮助企业申报各类扶持政策;二是坚持“储备一批、培育一批、提升一批”,建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库;三是加快建设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和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着力打造网络化、智慧化企业服务平台;四是深化“四送一服”,积极做好安排培训、要素对接、政策宣传等工作,举办企业数字经济大讲堂等培训活动。

  计划到“十四五”末,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70%以上,民营经济税收占全部税收比重达到60%以上,私营企业总数达到17万户以上,个体工商户总数超过45万户。

安庆筑梦新区安庆筑梦新区

  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安庆为“长三角中心区”和“区域重点城市”,以及省委提出要积极打造“长三角区域的增长极、西大门、后花园”。这既是安庆的重大历史机遇,也是加快发展、奋发作为的大舞台。

  安庆全面融入长三角,怎么融?

  在规划层面,安庆坚持推进“六个一体化”,即:产业发展一体化、科技创新一体化、政策法规一体化、营商环境一体化、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

  在操作层面,一是加快城市更新,推进“城市双修”,丰富城市内涵,提升城市品质。二是改善商务条件,注重补齐功能短板,增强城市承载能力。三是优化公共服务,推进文教卫体养游等领域开放合作,实现公共服务优质均等。

  借力长三角创新资源,安庆市着眼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加快首位产业创新平台建设,积极参与长三角区域创新联盟和技术市场联盟;利用沪苏浙人才、科技和资金优势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化工新材料、高端装备、医工医药等新兴产业。

安庆长江公路大桥安庆长江公路大桥

  鲜明提出“百强城市”目标

  安庆市《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作为联动长三角与中部地区的区域重点城市,安庆要锚定“进百强、上台阶”的目标,不断增强“慢进是退,不进更是退”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布局新兴产业,奋力打造创新宜城、开放宜城、文化宜城、生态宜城、幸福宜城,奋力开创现代化美好安庆建设新局面。

安庆高铁站安庆高铁站

  山水宜城,人文安庆。

  安庆全市上下正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狠抓“双招双引”第一要事,奋力挺进“百强城市”。

  古城安庆,正在走向复兴之路,我们期待着。

  (作者:凌安定  在安庆市经济部门工作,从事经济工作多年,熟悉当地经济发展,对经济分析有一定的造诣)

  (责任编辑:章星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