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退耕还湿护生态 绿染鹤湖入画屏 

  8月29日,升金湖畔的贵池区唐田镇沙山村,临湖远眺,水天一色,美不胜收。沙山村位于升金湖自然保护区东岸缓冲区内,三面临湖、一面靠山,下设13个村民组,共466户1688人,有2000余亩耕地、11058亩山场,是一个物产丰富、风景秀丽的乡村。

  “你看这些杂草丛生的地方,以前都是村民的耕地。这些地不是抛荒,而是让它们自然修复,恢复成湿地,与升金湖融为一体。”沙山村党支部书记胡海生指着不远处的“荒地”说。

  这样的“荒地”在沙山村有1400余亩。“我们利用升金湖自然保护区生态修复项目,将这些沿湖耕地流转出去,退耕还湿。这既响应生态环保政策,也保障村民的土地收益,为村民直接增收40余万元。”胡海生介绍说。

  这其中有500余亩是村民从前围“湿”开荒得来的。沙山村虽临近升金湖,但十年九淹。据一些村民回忆,上个世纪80年代分产到户后,大家面临着人多地少的困境,人均耕地只有1亩余,基本生活难以得到保障。为了多些耕地,村民只好在升金湖畔的滩涂地上开荒、种粮。“滩涂地高低不平,东一块西一块,但边边角角都宝贵。我家当时开垦了1亩2分地。”沙山村西长组村民李定告诉记者。自那以后,村民温饱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靠山吃山,靠湖吃湖。随着改革开放,升金湖畔的沙山村也迎来大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生态旅游业成为该村的主导产业。“我们这里风景好,不少游客来这里游玩,所以也吸引了外商来这里投资兴业。”胡海生说。人类的活动已经对升金湖的水质、湿地生态功能造成较大影响。为深入推进升金湖自然保护区生态文明建设,在升金湖自然保护区缓冲内的沙山村,关闭了数家企业。

  “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它们之间虽有矛盾冲突,但总会有平衡点。”胡海生说。沙山村村民积极响应退耕还湿政策,“2016年,我毫不犹豫拿出自家的土地支持退耕还湿。生态环境很重要,我自小就生活在升金湖边,更要保护好这片湖。”李定说,“有了生态修复政策的支持,土地流转后收益有了保证,再也不是看天收。除了少数外出务工的,其他村民都可以留在家门口做小工。”

  “我们村还有100多户是渔民,围网养殖,长年在渔船上生活。2016年以后,大家积极响应党委政府号召,拆除围网、上交渔船,全部上岸。2018年又搬迁至牛头山镇,在那里实现安居乐业。”胡海生说。

  采访中,遇到正在沿升金湖巡护的村民武吉珍,他从事的是村级公益性岗位。沙山村共设置了10个这样的公益性岗位。“我负责的范围有15里。每次沿湖捡捡垃圾,巡视是否有人非法捕捞、垂钓,这个工作最主要目的就是要保护升金湖保护区的生态环境。”武吉珍说,“一个月巡10次到12次,一次不少于两个小时,有时候事情多了,还会延长时间。”

  今年69岁的武吉珍,2016年因病致贫,在党委政府的关心帮助下,武吉珍脱了贫,身体也慢慢康复。虽经历多次癌症手术,但老人依然精神矍铄。2018年他被村里安排了公益性岗位,一年增加了3600元的收入,日子越过越好。“我们这里山好水好空气好,村里80岁以上老人就有近100人,我的身体也越来越硬朗。”武吉珍笑着说。

  每年国庆节后,成群结队的候鸟会飞来升金湖自然保护区越冬。村民们已形成共识,积极配合保护区管理部门,从不驱赶在自家田里觅食的候鸟,努力为鸟儿营造良好的栖息觅食环境。在落实生态修复政策的同时,沙山村还积极引进仿生花加工企业,带动30余人实现就业、年增收25万余元。“沙山村走出转型发展‘阵痛期’。在这里呈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图景。”胡海生自信地说。

  来源:池州日报

  (责任编辑 曹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