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黄山区:推行“两个清单” 切实强基固本

  “以前老百姓做房子为了省几个钱自己采砂,河滩上到处挖,现在政府管得紧,根本不给搞,河道干净多了,环境都好了,乡里村里经常来巡逻,查得严得很。”家住黄山区耿城镇辅村村民张某对到访者说。

  “以前,对河道非法采砂等行为,基层执法一直存在‘看得到的管不着,管得到的看不着’的问题,现在‘两个清单’明确将‘非法采砂行为的监管执法’列入乡镇配合事项,我们镇积极对辖区河道采砂进行日常巡查,对发现或收到非法采砂违法线索,进行初步核实并及时劝告制止,同步上报有关部门处理,切实守护好绿水青山。”耿城镇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据了解,自优化乡镇权责清单厘清区乡职责边界试点工作开展以来,黄山区以试点工作为抓手,高位推动、自我加压,全面融入乡镇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创新方式方法,主动协调、上下联动,从工作关系、服务效能、治理体系、区乡联动等四个方面聚力用劲,推动基层管理体制边界更加清晰、分工更加合理、权责更加明确、运行更加高效。

  用心理顺工作关系。乡镇按照“三定”规定、清单事项,结合部门职能与人员特长,将所有工作人员合理设置到各个岗位,重新归岗,重新安排分工,进一步提高了干部满意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事业副科的设置,大大促进了事业单位干部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了服务效率;根据派驻机构管理办法,通过赋予乡镇对派驻机构的协调指挥权、考核评价权、派驻机构干部任免、调动建议权,让乡镇对派驻单位有了抓手,赋予乡镇更多主动权;明确乡镇财政人员管理机制,明确乡镇财政所所长由经济发展办主任兼任,其任免由乡镇党委征求区财政局意见后按程序办理,规范乡镇财政所干部补充和交流轮岗事宜;为解决人员不足的问题,不少乡镇都通过购买社会化服务的方式,充实窗口服务、外业巡查等岗位,工作力量也得到进一步增强。

  真心提升服务效能。通过软硬件条件的改善,结合改革契机,推动各乡镇为民服务中心的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精细化水平不断提升;建立岗位责任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AB岗工作制、一次性告知制等规范制度等,切实提升办事效能,提高综合服务能力。79个村居便民服务中心全部设立综合窗口,组成代办服务队伍,打通了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线上依托“安徽政务服务网”网上办事平台”,推广“互联网+政务服务”,群众足不出户便可办理医保代缴、生活缴费等常用业务,以谭家桥镇为例2021年以来网办服务事项达24641件;依托政府信息公开网、腾讯为村、微信等平台,加大办事流程、负责人员和涉农资金等群众切实事项的公开和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知晓率,方便群众联络办事。

  精心优化治理体系。设立综治中心,整合相关资源力量,提升硬件设施,建立乡(镇)级网格服务管理大循环和村级网格服务管理小循环两级指挥体系,打造一岗多责、一专多能的职业化网格员管理队伍,有效提升了基层综合治理能力;各乡镇依托综合治理中心和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力量,建立符合乡镇实际的工作机制。如乌石镇“五调联动”多元调解机制,推进品牌工作室调解、诉调对接、访调对接、警调对接、跨界联调,基本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工作目标,维护一方和谐稳定。仙源镇实行群防群控,组建土地资源保护巡查队、土地资源使用督查队、土地资源政策宣传队,对辖区内违反土地管理、城乡规划、破坏基本农田等违法行为进行日常巡查,将农村乱占耕地现象消除在萌芽状态。新明乡狠抓“联动联制”,对毁林毁竹种茶行为开展集中整治,保护绿水青山。

  悉心协调区乡联动。乡镇两清单规范了“属地管理”,明确了事项的主体责任和配合责任,结合乡镇吹哨部门报到、乡镇“两单”满意度评价、乡镇与区直部门双向互评等考核机制,区级职能部门和乡镇的职责边界更加明晰,实现乡镇日常巡查和区直部门及时处置的无缝衔接,区乡协调配合进一步密切。如谭家桥镇接群众举报,芜黄高速施工区发现大量石料被盗运。该镇执法大队及时出动,暂扣车辆,并及时向区有关部门“吹哨”。区直有关部门介入后,按照法定程序对涉事人员进行处理。区直部门“应哨”后,启动迅速、执法严格、效果明显,改变了以往乡镇到各个部门去寻求解决办法的模式和部门互相推诿扯皮的现状,打通服务基层治理体系建设的“最后一公里”,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如“超限超载车辆货运源头治理”事项,焦村镇在218省道和焦村外环路的分叉处设立临时查处点,积极配合做好超限超载车辆货运源头治理工作;区公安分局焦村派出所也在站点派驻了人民警察,这样对超限超载车辆具有威慑力,目前多部门配合效果较好。(孙俊英 王凯 欧阳如晨)

  来源:中安在线

  (责任编辑 卫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