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宿州:“中国云都”的成长之路

  步入新时代,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通信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加速向各领域渗透,深刻改变着整个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抓住大机遇才能实现大发展!近年来,宿州市敏锐把握“互联网+”发展大势,大力发展以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数字产业,先后荣获“全国量子通信节点城市”“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华东地区最具特色的云计算中心”等称号,获批全省唯一的云计算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云都宿州”的城市名片越来越响亮。

  从“零”起步 “一张白纸”绘就数字产业五彩篇章

  宿州在数字产业上所取得的亮丽成绩,是从几乎“一张白纸”开始的。

  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十年结束之际,宿州,正走在历史发展的十字路口——城市建设已经拉开帷幕,人口集聚已成趋势,但是缺乏有力的产业支撑,人口众多而又没有人才资金优势,城市发展动力不足……宿州将往何处去?这是全市上下都在苦苦思索的问题。

  越是欠发达地区,越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弯道超车!宿州市委、市政府瞄准“大数据”“云计算”等IT行业的前沿课题,作出“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战略部署,决定建设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并将云计算作为首位产业大力推进,每年安排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云计算产业发展。

  乘着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的东风,2013年2月,宿州高新区正式成立,确立了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逐步建成以云计算、智能制造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思路。誓要打造成为承接东南沿海等发达地区高新技术产业转移的主战场和带动区域结构调整与发展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

  在具体工作中,宿州高新区重点围绕“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3111”工程,不断完善产业链,打造数字经济新高地。宿州高新区坚持发展云计算、智能制造“双首位”主导产业,首创“率先发展基础云、同步建设平台云、全面开发应用云”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获批全省唯一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目前,园区注册落户云计算大数据和智能制造相关企业1600余家。2020年,基地实现全口径产值约265亿元,先后引进华为、腾讯、阿里巴巴等数十家龙头企业齐聚宿州,真正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发展裂变。

  招大引强 吸引“头雁”持续培育产业集群

  头部企业当头雁,方能带动产业链。近年来,宿州市瞄准互联网行业的头部企业,以最大诚意、最优服务、最好环境,顶格倾听、顶格协调、顶格推进企业需求,努力当好“金牌店小二”,为项目落户、协议落地、工作落实提供高效服务,吸引了一大批互联网航母企业来到宿州。

  “我们发现宿州的区位优势非常优越,交通便利,且产业优势非常适合公司的发展。”华瑞赛维(宿州)科技有限公司是工信部信通院和法国必维集团的合资企业。作为全国第一家集5G终端、物联网应用、场景模拟和应用、车联网、卫星导航及卫星互联网五大实验室为一体的综合型国际化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该公司致力于打造全球一流的检测认证服务国际标准示范基地。该公司总经理施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宿州的投资环境赞不绝口。

  “(腾讯)将助力宿州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发展,打造更多具有‘云都特色’的城市数字化‘新硕果’‘新名片’。”腾讯公司政务云副总裁王景田对宿州市坚持推进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促进各领域智能化、智慧化升级的先进理念赞赏有加。他表示,腾讯会继续加大在宿州的资源投入,相信一定会让公众享受到数字化转型的丰硕成果。

  腾讯未来城、阿里新制造、华为数据中心、浪潮云计算中心、华瑞赛维5G实验室……随着这些互联网头部项目进驻宿州,一个庞大的云计算数据平台正在散发着越来越强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如今的“云都”宿州,已经成为了投资的一方热土,越来越多互联网相关行业的“金凤凰”正纷至沓来。

  再上新高 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如果说过去宿州云计算、大数据发展,已经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那么,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眼下的宿州数字经济发展正在酝酿实现从“1”到“N”的裂变。

  时来易失,赴机在速。宿州全市上下清醒地认识到,当下必须要抢抓政策机遇,围绕“十四五”“一城两区三基地”发展定位,用足用好政策红利,夯实产业承接基础,优化产业承接环境,实现新一轮产业转型升级。

  “进入‘十四五’,高新区将紧紧围绕‘一城两区三基地’的战略定位,高位承接产业转移,积极嵌入长三角产业分工,努力打造以数字产业为特色的皖北产业转移试验区,同步创建国家级高新区、长三角创新发展先行区、全省产城融合示范区。”宿州高新区负责人表示,作为皖北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试验区的核心载体、安徽省云计算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基地,宿州高新区紧盯“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围绕园区主导产业,切实打牢基础、培植优势,努力拓宽发展新空间,主动全面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

  一方面,发挥数字经济优势,不断加快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积极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另一方面,坚持主导产业不动摇,持续深耕云计算、智能制造全产业链发展,加速数字经济培育。利用绿色数据中心和标准化厂房,着力引进生态圈重点企业,引进半导体、手机制造、智能终端等龙头项目,加快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构建园区现代产业体系,增强园区产业核心竞争力。据了解,目前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园区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超过60%,线上经济与智能制造生态闭环逐步成型。

  来源:拂晓新闻网--拂晓报

  (责任编辑 石振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