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通过各种方式打开患者的心扉医生通过各种方式打开患者的心扉

  日前,世界卫生组织在第72届大会上通过了《国际疾病分类第11次修订本》,电子游戏上瘾行为被正式列为“精神疾病”,对它的官方定义是“一种持续或复发性的游戏行为(数字游戏或视频游戏),可能是在线或离线。”

  世卫组织这一“官宣”在全球都引发了大量的讨论,“网瘾少年”真的变成“精神病人”了?它又将如何治疗?而现代社会,包括网络和智能手机在内的电子产品无处不在,如何正确看待和运用它们,在适度娱乐的同时做好心理调适?……记者带着这些问题,咨询了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心理治疗中心的两位知名专家——葛毅主任和蒋巧主任。

  确诊“游戏障碍”不能讳疾忌医

  采访中,葛毅主任告诉记者,WTO(世界卫生组织)的结论是基于对现代脑科学的研究,“游戏成瘾与赌博成瘾、化学物质依赖是有高度一致性的。患者的大脑对应区域已经发生物质性的改变,可从影像上观察到,也是一种典型的‘心理问题躯体化’。”

  “游戏障碍”不是简单的爱玩游戏,它体现在三大特征上:一是“失控”,无法自主控制玩的时间、频率、强度、时长和情境等等;二是对游戏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以至于游戏优先于其他生活兴趣和日常活动;三是在游戏已产生负面影响之后,这种行为仍然持续或变得更为严重,足以导致个人、家庭、社会、教育及职业等其他重要职能领域严重受损,并通常明显持续至少12个月。

  葛毅认为,将游戏成瘾列入精神疾病,意味着诊断治疗有了权威依据。“喜欢打游戏”的孩子会得到精神科医生的准确判断,严格谨慎作出结论,治疗也会更加规范科学,更可预防社会的偏见与歧视。“家长要让孩子去正规医院,选择精神疾病专科医院或者综合医院的精神科或心理科,不要去社会上各种非医疗机构,防止带来不必要的伤害。”另一方面,真正有病不能讳疾忌医,患者应尽快接受专业治疗,早发现早干预,早日回归正常生活。

  孤独、失望是沉迷主因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其中学生群体规模最大,占比为25.4%。12-16岁的青少年是网瘾高发人群。葛毅主任表示,青少年确实是心理行为问题的“易感”人群。相对来说,他们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尚未形成完整稳定的“三观”,对新鲜事物的好奇与探究欲望强烈,往往因为自制力薄弱而深陷其中。

  同时,所有有打游戏上瘾等网瘾倾向的孩子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现实中的孤独感与失望感。“有些小患者会说,我玩手机玩得都要吐了,但是不玩又无事可做。”他们因为个体或家庭的原因,难以与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缺乏理解或者亲情缺失,又或者面临家长过度功利化的要求,如唯成绩论,内心的压抑要通过玩游戏得到宣泄和释放,在虚拟世界获得满足感。

  游戏成瘾还是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表现之一。“青少年游戏成瘾,学校、家庭和社会都有责任。”两位专家指出,游戏是把双刃剑,合理使用可以放松、益智,但过度沉溺会影响身心健康。作为家长,在日常生活要有意识地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率,特别是对于低年龄的儿童来说,要有“家庭文化”建设,营造温馨亲密的家庭氛围,“绝对不能为了省事,把孩子丢给电子产品。”

  综合疗法为主

  心理治疗中心的蒋巧主任介绍说,确诊的游戏成瘾患者有行为和心理的问题。在行为方面,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的人,一旦被迫停止使用网络,会产生严重的戒断反应;在心理方面,表现为情感和认知偏差,因长期过度上网对现实生活产生严重的不适应感,出现悲观、沮丧、社交恐惧、容易紧张等状态。这其中,青少年患者的比例相对较高,因为沉溺游戏而没法正常学习或与人交往,不仅影响成长发育,严重者甚至会导致违法犯罪。

  蒋巧主任告诉记者,目前四院对于网瘾患者的治疗以综合性为主,结合患者个人和家庭状况给出合适的治疗方案。“有对家庭的干预,也有对个人的干预,有一对一的个体治疗,也有一对多的团体治疗。治疗师通过互动、解读,递进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治疗中,专家会利用一些媒介物体,如沙盘、图卡等,作为心理投射的工具,逐步走进患者的心灵,打开治疗的通道。也有少数患者存在较严重的人格偏差,可以入院做封闭性治疗。

  另外,网瘾问题还会带来其他一系列的症状,如情绪失控、抑郁、睡眠问题、价值感存在感缺失等,经过评估后,可以使用药物治疗,改善“恶劣心境”。

  大江晚报记者 程茜 文 许诚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