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下午,镜湖区首批“三点半”课后服务试点启动仪式在解放西路小学举行。“三点半”课后服务不仅促进了学生课后无人看管这一社会普遍存在的难题的解决,还能让学生在课后服务的时间内培养兴趣,学有所长。

  试点先行 探索多元化服务形式

  启动仪式上记者获悉,镜湖区教育局首批确定解放西路小学、赭山小学、北塘小学等三所学校作为全区试点学校,率先开展“三点半”课后服务,探索多元化课后服务形式,开设丰富的课后服务班课程来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为2020年在全区铺开总结经验。

  为确保课后服务的质量,三所试点学校积极吸纳社会上的优秀教育资源参与。除了本校教师资源外,学校还聘请有一技专长的家长和本市高校的大学生志愿者,充实到课后服务教师队伍中。

  记者了解到,为确保学校课后服务工作长期有序开展。在省收费标准出台前,区教育局积极协调财政部门,对开展此项工作的学校给予经费保障。

  镜湖区教育局负责人表示,学校开设“课后服务”虽属教育惠民工程,也要尊重家长和学生的意愿。“课后服务”在课程设置上,坚守儿童立场,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在评价体系上,坚持多元导向,激励孩子兴趣的培养。坚决禁止学校通过开设“课后服务”开展集体教学、补课和考试训练,加重学生课业负担。

  试点呈现 多彩课程博家长点赞

  启动仪式结束后,来宾们和家长代表参观了解放西路小学的课后服务活动现场。来宾和家长代表走进一个个课后服务班,丰富的课程内容,活泼的教学形式,家长无不交口称赞。

  记者了解到,作为全区首批试点学校,该校为课后服务班的开设提前做了充分的准备。解放西路小学校长说,本学期课后服务共开设了42个班,设置35个科目的课程。参与服务的教师有92人,除本校教师外,一些学校不具备的活动课程师资,学校外聘达16人之多。课后服务时间为每天下午三点半放学至五点,时间为一个半小时,除休息时间外,上课时间为70分钟。

  解放西路小学老师说,学校“课后服务班”的课程设置,以本校的“城市少年宫”特色课程和“课后服务班”的素养课程为课程平台,学校将在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对两个课程平台进行全方位的整合和改进,以更好的满足学生需求。

  在课后服务班时间安排上,尽可能满足家长需求。不同年级不同科目设置不同的授课内容,授课的进度安排和授课的时间也不相同。用“课程套餐”的方式,有效地解决作息时间的统一,为家长定点接送提供保障。在选课方式上,学校向学生提供所有课程菜单,学生可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与特长,自主决定要学习的课程。记者查看学校课后服务班课程菜单,发现课程内容十分丰富,体育类、书画类、科技类、语言类、音美类等,每一大类之下有多个不同的项目,人工智能、电脑编程、3D打印等深受孩子们喜爱的课程项目,也一一在列。

  试点之后 还须建立立体化格局

  “三点半”现象早已成了摆在全社会面前的一个难题,它不仅给许多年轻家长带来困扰,也给许多孩子带来学习、成长的烦恼。如何破解这一难题?镜湖区率先试点,用“课后服务班”解决“三点半”难题。

  课后服务的实施主体是学校,培养学生的能力与素质,锤炼学生的行为与品质,但更需要社会各方形成合力。采访中,无论是教育主管部分的领导还是老师,普遍认为从长远看,课后服务工作的开展,要形成学校、政府、志愿者、家长共同参与的立体化格局。鼓励志愿者走进学校,开设“志愿者课堂”;引进义工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和教学;政府应配套经费,设立专项考核机制。

  镜湖区学校课后服务试点已经拉开,可以预见不远的将来将在全市全面展开。有国家政策的保障,有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有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推进,“课后服务”一定会行稳致远。 记者 王俊杰 文/摄

  来源:大江晚报

  (责任编辑 杨明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