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砀山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开展“聚焦新课标、践行新理念”引领课观摩活动

  春日共研,催开一树花香;追梦教学,沉醉一路芬芳。为进一步提升语文、数学教育教学质量,落实新课标,将新课标要求融入教学,将新课标思想浸润于课堂,从而推动新一轮课程改革,2023年3月15日至16日,砀山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开展了以“让教学有人、有趣、有思想”为主题的“聚焦新课标、践行新理念”引领课观摩活动。

  本次活动由砀山县实验小学教导处与教研室组织,一校三区及联谊学校的语、数教师共计400余人次参加了本次观摩活动。

  3月15日,语文观摩课活动由教研室主任黄淑芳主任主持。王茹老师和赵嘉迪两位年轻教师执教的都是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花钟》。两位老师紧扣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践行新课标的大单元教学理念,创设了真实而又有趣的大情境---学校将举办“科学研究院招聘会”,请你来参加。在这个真实的大情境下又设置了三个学习任务:第一站漫步百花园,寻“花之密”;第二站走进昆虫王国,探“蜂之谜”;第三站来到动物世界,觅“虾之趣”。三个主题鲜明的活动内容,带领我们宏观纵览了第四单元的单元解读,让我们了解了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方法、实施的策略,树立“大概念”的思想,寻求核心素养的落脚点。

  王茹老师在《花钟》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抓住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引导学生先找到第一自然段的关键句,再领着学生采用删减法,学习利用关键语句概括课文段意的方法,并对学生的发言及时准确地做出评价,师生之间亲切的交流温暖着在场的每一个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王老师亲和力十足,对孩子的引导循循善诱,对孩子的评价语以鼓励、肯定为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的课堂重视孩子的阅读体验,突出了孩子的主体作用。

  赵嘉迪老师执教的第二课时,主要是概括课文第二自然段的大意,这是本堂课的难点所在,她通过搭建支架“圈关键词——连词成句”,帮助学生习得第二种概括一段话的大意的方法,并在最后通过课外语段的训练,让学生能够迁移运用,为后面课文的学习打下基础。课堂上能够纵横联系教材,精准定标,明确应给学生的能力训练点,让学生在每一课的学习中都有所收获。整节课情景的创设、方法的引领、读书的指导、视频的运用、知识的迁移都恰到好处,给大家上了一堂实实在在又富有新意的语文课。

  砀山县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毛会彬给参与观摩活动的教师提出了语文教学努力的方向和具体要求。“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希望所有教师都能学与思同行,把新课标理念贯穿到教学实践中去,以新课标为主要参照,以活动或任务为驱动,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下,指导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3月16日,数学观摩活动准时拉开帷幕,活动由教研室副主任张红侠主持。市级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杨月英执教了五年级数学下册《包装的学问》一课,实验小学祥和路校区新锐教师张欣执教的内容是了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

  在课堂教学中,杨月英老师创设了“小礼物大包装”的生活情境,在引入“包装”问题之后,在动手给牛奶进行包装的过程中,利用给“1盒牛奶”、“2盒牛奶”、“3盒牛奶”、“4盒牛奶”的包装过程,由浅入深,让孩子们探究包装节约包装纸的学问,让孩子们在操作、探索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掌握知识。做到了眼中有人,情境、探索有趣,并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事物,用数学的方法去思考问题。整节课环环相扣,水到渠成,精彩生成不断,处处闪现智慧火花。

  张欣老师执教《认识图形》,创设了熊大熊二用积木搭火车、货车、轮船的情景,用画一画、印一印的方法,让立体图形中的面呈现在学生面前,并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的方法,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的特点。在练习环节,张老师的设置既新颖又有趣,紧紧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让孩子们学得轻松有高效。张老师让孩子们在生活物品中寻找学习的图形,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也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去思考,渗透了数学思想,锻炼了学生的数学思维。特别是张老师循循善诱的语言、恰到好处的表扬,让整节课精彩不断。

  课后,两位老师对自己的教学理念、设计思路、教学方法选择,以及课后反思与参与观摩活动的老师进行了分享。在张红侠的组织下,观摩活动的老师代表们对两节课进行了针对性的点评,使观摩教师们收获颇丰,也让教研活动达到了预定的效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要做到心中有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更要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这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新时期教学改革的方向。相信此次观摩活动,对教师们有所启发,让老师们有所思考。观摩研讨,教学相长,一起为砀山县小学语文、数学教学改革携手共进。(张慧玲)

  编辑:高林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