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易造成突发卒中和心衰,被称作“安静的杀手”。近日,安医大二附院心血管内科成功为一名阵发性房颤患者实施了新型脉冲电场消融手术。据悉,该项技术为国内领先技术,在省内尚未普遍开展。
患者耿先生来自安徽滁州,已近七十岁高龄,一年前出现胸闷、头晕、乏力、间歇性下肢水肿等症状,在当地医院治疗效果不佳。近日,耿先生在家人陪同下来到安医大二附院心血管内科寻求治疗。接诊医生何非诊察发现,耿先生患有阵发性房颤,并伴有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轻微脑梗。该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王晓晨对患者情况进行详细评估后,决定采用脉冲电场消融(PFA)新技术为患者行手术治疗。
在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由王晓晨领衔的心率失常亚专业组为患者实施了该手术。术中,医生采用新型的脉冲消融导管分别对患者肺静脉口和肺静脉前庭进行一次性消融,仅用20分钟就完成了四条肺静脉隔离,消融过程中患者心率即由心房颤动转为窦性心律,显示手术效果良好。患者术后各项指标良好,未发生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患者已于近日痊愈出院。
“房颤是由心房异常放电导致,射频消融手术是目前普遍采用的技术。与之相比,新型脉冲电场消融使手术的安全性明显提升,手术效率更高。”王晓晨介绍,传统的射频消融通常需要1-2小时,而此次的脉冲电场消融仅耗时50分钟左右。并且,脉冲电场消融还有效降低了手术的风险和并发症。“射频消融直接杀死异常放电的心肌细胞,且手术导管紧密贴合心肌,易导致心肌组织过度损伤,手术风险大,术后并发症概率高。”王晓晨指出,新型的脉冲电场消融(PFA)技术则通过电场穿透心肌细胞,使心房异常放电停止,进而消除房颤,具有安全、高效、并发症少等诸多优势。
据悉,此次手术的开展,标志该院心脏电生理治疗技术居于国内领先水平。下一步该技术将逐步推广,为房颤患者提供更安全、高效的治疗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