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业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赴宣州区木子禽业“质控智联”社会实践团队,秉持着高质量推进实践活动开展,以专业知识开展科技支农,投身基层、服务基层、助力乡村振兴为目的,于4月14日至17日奔赴宣州区木子禽业,开展“科技赋能禽产业,青春助力乡振路” 为主题的系列实践活动。
一、脚环研发创新,科技赋能养殖
4月14日,在全面梳理海量文献资料,并接受木子禽业养殖场的鸡鸭等家禽生长状况评估结果反馈后,团队联合食品生物工程学院马飞老师前往木子禽业,将团队研发的智能脚环应用于家禽养殖中,开启智能化脚环实验项目。在企业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实践队员了解了家禽养殖的全流程,从蛋鸡孵化、雏鸡喂养,到成鸡屠宰,全程深度参与实践操作。过程中,同学们了解了不同生长阶段家禽的生长状况要求,并亲自为雏鸡套上智能脚环,用以监测雏鸡的生长状况,切实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养殖现场可用的监测脚环,为科技助农筑牢知识根基。

团队聆听企业老师讲解实践操作过程
二、深入养殖一线,精准把脉需求
4月15日至16日,实践团队在当地养殖合作社的引荐下,穿梭于鸡棚鸭舍之间,实地走访 150 余户养殖农户,展开深度调研。成员们分组协作,与农户促膝长谈,详细了解家禽养殖规模、疫病防控现状以及脚环使用反馈。调研发现,多数农户渴望引入科学养殖技术,以突破当前面临的养殖效益瓶颈,探寻产业提档升级新路径。


团队通过实地走访了解农户需求
三、技术培训助力,激活养殖动能
实践期间,团队面向宣州区近三十名养殖大户举办多场科学养殖技术培训会,结合木子禽业养殖场的疫病防控形势、家禽生长特性等实际,详细讲解精准营养供给、疫病预防控制等关键要点,并介绍了团队智能脚环对于肉鸡生长状况的监测优势,以鸡鸭两类主要养殖品种为例,通过脚环数据深入剖析不同生长周期的养殖管理要点。培训尾声,实践团队将自主研发的智能脚环赠予参会农户,现场示范正确使用方法与日常数据监测注意事项,以实际行动为科学养殖注入活力。
四、校企地对接,共筑实践坦途
在学院团委的统筹下,实践团队于4月初先后三度前往宣州区、木子禽业所在地,深入开展校企地对接工作。团队成员与宣州区农业农村局、属地乡镇政府及木子禽业负责人进行了多轮深入交流,围绕家禽养殖技术提升、疫病防控体系建设以及智能脚环应用等关键议题展开探讨。通过对养殖场的实地调研,团队详细了解了当地养殖环境、饲料供应及市场销售渠道的现状与痛点,并结合木子禽业的生产需求,初步拟定涵盖营养配方优化、智能养殖设备引入的综合实践方案,为后续科技支农工作的精准落地奠定坚实基础。
4月 17 日,实践团队在宣州区农业农村局青年干部的带领下,开启乡村振兴项目调研之旅。座谈会上,深入剖析宣州区在特色养殖产业培育、农旅融合推进等方面的创新举措;会后实地走访当地特色养殖示范点,聆听其发展历程、运营模式与未来规划,亲身体悟乡村振兴的多元实践路径。


团队与宣城农业局、政府主任干部交流探讨
“把农业科技摆在突出重要位置,抓实抓好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指引下,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始终将科技助农与食品安全视为服务乡村振兴的核心使命。学院选派专业教师全程指导,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深度对接“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链条需求,以“实践育人”理念为基石,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与社会责任感。通过研发构建食品安全溯源体系,助力木子禽业提升生态养殖水平,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青年学子以食品安全为基石,以科技攻关为引擎,用智慧和汗水书写着“产业兴、乡村美、百姓富”的青春华章,为农业现代化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动能。

爱上安徽,从这里开始!微信扫描关注,安徽大新闻、有趣事、身边事,全知晓!

查看评论(0)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