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请稍候...

  作为国内电力设备产业的重要基地,安徽省已形成覆盖发电、输电、配电全链条的完整产业体系,主导产品覆盖了高精度变压器、智能开关设备及特种电缆等。在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推动下,安徽电力设备产业正加速数字化转型,其中,利用数字货运平台助力物流环节的智能化升级,成为企业突破成本与效率瓶颈的关键。

  2024 年,安徽电力设备在全国市场上表现亮眼。运满满平台数据显示,这一年安徽电力设备发货量在全国排名第7,省内发货量居前列的城市有合肥、滁州、芜湖、宣城、阜阳。从收货地来看,依托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安徽电力设备主要销往华东及华中地区,其中江苏、浙江、山东、河南、河北是2024年收货量最多的省份,上海、梧州、南京、杭州、无锡则是收货量最多的5个城市。

  企业样本:物流成本直降超20%,数字化运力成转型新引擎

  走进安徽乐祎电气的电力产品装配车间,公司负责人张宏友通过手机快速匹配到一辆6.8米高栏货车,将一批光伏设备发往云南山区。“这批设备必须三天内抵达项目现场,否则会影响整个电站的施工进度。从发布需求到司机接单,仅用了半小时,这在过去难以想象。”

  张宏友表示,公司成立于2014年,2015年就经介绍引入运满满平台,解决了企业的运输难题,并且物流成本降低20%,且运输时效性显著提升,“尤其是偏远地区的订单,过去找车难、费用高,现在平台全国运力覆盖,成本更可控。”

  同样受益的还有合肥伊斯特电气。这家主营精密配电设备的企业,对运输条件要求严苛——防雨、防震、准时缺一不可。“通过平台的司机评价体系,我们能筛选出具有精密仪器运输经验的、评分高的优质司机,且费用透明,三年来物流成本起码降低了三分之一。”伊斯特物流负责人李君提到,平台的车源响应速度也超出预期,”昨天有趟车要的比较急,下午要发,中午才叫车,半个小时就叫到车了,帮了大忙“,他举例道。据悉,合肥伊斯特公司每个月平均20趟的发货需求,货运平台运满满都能满足其发货需求。

  转型逻辑:从“经验决策”到“数据决策”

  对于制造企业而言,物流不仅是运输环节,更是供应链管理能力的体现。运满满等平台打造的数字化运力平台,通过智能报价、全程追踪和司机信用体系,帮助企业实现运力资源的精准调度。在数字经济的当下,众多企业寻求数字化转型,物流作为企业成本的重要成本组成,是转型的重中之重,数字货运平台的出现,使得企业可以高效快捷地完成这一转型需求。

  此外,物流数字化对于企业本身业务转型也具有积极意义。以乐祎电气为例,其正在向光伏领域转型,不同于常规电力产品,光伏类产品需频繁发往山区及沿海地区,而平台的跨区域运力池有效支撑了业务扩张需求,“在以前的物流方式下,我们很难快速调整物流线路、支持业务转型,而运满满是全国一张网,我们可以调配车辆去任何地区,不存在‘运输枷锁’,可以说数字货运平台给了我们很大的转型底气。”

  “未来竞争是供应链的竞争。”张宏友坦言,数字化物流已从“降本工具”升级为“战略资源”,尤其在订单碎片化、交付周期缩短的当下,高效物流成为企业抢占市场的关键。

  “物流数据的背后是产业链的协同效应。”一位行业分析师指出,安徽电力设备企业正从“生产导向”转向“需求导向”,通过数字物流平台实时匹配全国运力,既优化了中间环节成本,又加速了产品流通效率。

  展望:数字物流如何持续赋能实体经济?

  值得一提的是,运满满数据显示,安徽不仅是电力设备输出大省,在需求端同样表现强劲,全年电力设备收货量排名全国第6,呈现出 “生产-需求” 双向驱动的产业特性。未来,随着安徽电力设备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迈进,对专业化运输的需求将进一步增长。例如,海上风电设备、超高压输电装置等大件货物运输,亟需更精细的运力匹配方案。对此,运满满方面表示,将深化与制造业的数据联动,推动供应链全链条数字化。

  “产业升级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同步迭代。”上述分析师强调,数字物流平台作为新型基础设施,其价值不仅在于短期降本,更在于为实体经济长期转型提供底层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