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之道,唯变者强;教学之艺,匠心致远。为加强城乡教育交流,探索课堂教学新路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5月19日,同安小学与挂车河中心小学开展桐城市城乡教育联合体活动,本次活动以“同课异构” 教学展示暨市级课题成果推广交流活动为主题,旨在通过同课异构展示、课题成果推广及研讨交流,推动城乡体育教育均衡发展,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广告

  精研细磨,夯实备课根基

  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同课异构”选取了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古诗三首》之《芙蓉楼送辛渐》作为教学内容,其深沉的情感和优美的意境深受师生喜爱。本次同课异构活动,旨在通过不同教学设计的对比与研讨,挖掘古诗教学的多元价值,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精彩绽放,课例亮点纷呈

  活动当天,两校教师分别展示了他们精心设计的教学课堂,展现了不同的教学风格与教学思路。

  同安小学的李娟教师以“人物品质”为教学主线,通过多媒体技术营造出古诗的意境。课堂伊始,教师播放了一段古风音乐,搭配着江雨、孤帆的动画画面,将学生带入诗中的场景。随后,教师引导学生朗读古诗,从字音、节奏到语调,逐步深入,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古诗的韵律之美。

  在理解诗意环节,教师采用了“以画解诗”的方法。教师先让学生根据诗句内容,用画笔描绘出诗中的画面,如“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等。通过绘画,学生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象的画面,加深了对诗意的理解。接着,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画面,讨论诗人的情感。学生们积极发言,从“寒雨”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凄凉,从“孤帆”体会到诗人送别友人的不舍。

  课堂最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古诗朗诵比赛,鼓励学生用声音表达对诗歌的理解与感悟。学生们声情并茂的朗诵,将课堂氛围推向高潮,也让教师感受到学生对古诗的深刻理解,实现语言建构与德育渗透的双重目标。

  挂车河中心小学的汪洁玉教师则以“人物品格”单元主题导入,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写作来理解古诗。课堂上,教师首先通过范读,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之美。教师的范读声情并茂,语速、语调把握得恰到好处,让学生初步领略到古诗的韵味。随后,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包括自由读、齐读、分角色读等。在朗读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关注诗句的停顿、重音以及语气的变化,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古诗的意境与情感。

  在理解诗意环节,教师采用了“以写促思”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段话,表达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和感受。学生们纷纷拿起笔,写下了自己的感悟。有的学生写道:“诗人送别友人时,心里一定很难过,就像我们和好朋友分别时一样。”有的学生则从“一片冰心在玉壶”中感受到了诗人的清高与坚定,最后以励志语结课。

  课题成果,助力教学改革

  在体育课题《体育游戏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实践策略研究》推广课上,同安小学李迦勒老师深化体教融合,创新思政教育形式,开展了一堂别开生面的体育展示课《体能:勇闯星辰大海——体能挑战赛》。该课以“航天力量”为主题,师创设“中国空间站建设”“航天员训练”等情境,通过“卫星组装赛”“燃料运输战”“太空舱逃生演习”三个沉浸式闯关游戏展开,将“坚持”“精准”“协作”等品质具象化。同时课程巧妙融入航天知识、团队责任等思政元素。将体能训练和道德与法治教育深度融合,让学生在运动中感悟航天精神,厚植家国情怀。

  专题讲座环节,教育信息技术课题组负责人李光正带来了《古诗思辨阅读的学习路径》讲座。他指出古诗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常存在讲解过浅或过深的问题,引入思辨性阅读尤为重要。李老师从三个方面阐述古诗思辨性阅读的学习路径:首先是 “探”,要引导学生有态度地读懂古诗,从探标题、探诗意入手,如教学《墨梅》时对课题质疑,教学《山居秋暝》时让学生反复诵读、推想诗意;其次是 “辨”,抓住学生认知冲突点引发质疑,形成对照式的多元化情境,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最后是 “联”,从 “主题”“特征” 等视角建立古诗间的关联,强化学科内知识整合,关联课内外诗篇,挖掘作品内涵,培养学生的结构化认知。李老师的讲座深入浅出,就如何在古诗教学中设计思辨性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为教师们提供了清晰的方向。

  深度研讨,共促教学提升

  课堂教学展示结束后,两校教师齐聚一堂,开展了热烈的课后研讨交流活动。

  语文研讨会由同安小学教科室主任项卉主持,首先,两位授课教师分别就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进行了详细阐述。同安小学的教师表示,情境创设与以画解诗相结合的方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同时也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更好地把控时间,确保教学环节的紧凑性。挂车河中心小学的教师则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任务,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两校领导就本次同课异构和今后语文教学提出了建议。同安小学副校长章守红对语文课堂提出的三点建议:1。语文要素要关注;2。写字教学要务实;3。拓展积累要有度。挂车河中心小学副校长姚先公提出古诗教学要创造对话情境,多角度剖析人物内心,深化对人物品质的认识。

  安庆市级课题《体育游戏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实践策略研究》的推广课研讨会由课题主持人同安小学副校长桂龙祥主持。他先请授课教师李迦勒阐述课程设计思路和课后反思。研讨过程中,两校老师纷纷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一致认为本节课设计思路清晰,以游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营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积极性,课程巧妙融入航天元素,不仅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还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激发了他们坚韧不拔的意志,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起到了显著作用。最后,桂龙祥对本次推广课进行总结,他认为本课学生练习密度有待加强,建议后续设计更多凸显学生主体性的教学环节;强调在未来的体育教学中,应加大游戏融合力度,打破传统课堂的枯燥模式,让学生在趣味活动中实现“玩中学、玩中练”,真正达到寓教于乐、学练结合的教学目标。

  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为城乡教师搭建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促进了教学经验与课题成果的分享与推广,对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吴春强)

  编辑:高林霞

爱上安徽,从这里开始!微信扫描关注,安徽大新闻、有趣事、身边事,全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