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美丽的四月,合肥市习友小学二年级开展的“学家乡美食,品传统文化”手抄报活动顺利落下帷幕。这场为期近半月的文化探索之旅,不仅让学生们深入领略了家乡美食背后的文化底蕴,更通过一幅幅精心制作的手抄报,展现了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与习小学子的创新思维。

广告

  活动中,学生们围绕徽州臭鳜鱼、淮南牛肉汤、黄山烧饼等安徽特色美食展开创作,作品内容兼具知识性与艺术性。有同学以水墨技法勾勒徽州臭鳜鱼“闻着臭吃着香”的神奇,配文“发酵美学里的家乡密码”,巧妙解读腌制工艺中的微生物奥秘;淮南牛肉汤则被另一位同学用剪纸呈现,牛肉、粉丝、豆皮在纸面跃动,题诗“一碗汤里见乾坤,慢炖八时岁月醇”,道尽饮食智慧。

  本次活动深度践行“做中学”理念。为还原蒿子粑粑“清香软糯”的特质,有的学生还和家人一起体验了蒿子粑粑的制作工艺。孩子们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成了文化侦探,连蒿草叶脉里的文化密码都要探个究竟。

  经专业评审,最终70份作品脱颖而出。获奖作品不仅在设计上匠心独运,更在内容深度上有所突破,这种对地域文化的深度挖掘,让每幅作品都成为了微缩的文化博物馆。

  这些作品现已在班级长廊展出,吸引众多师生驻足欣赏。这次活动让孩子们懂得,家乡味道不仅是舌尖的记忆,更是文化的根脉。我们既要传承老手艺的温度,也要为它注入新的创意。未来,习友小学将持续搭建此类实践平台,让传统文化在少年笔尖下流淌。

  (刘晓玲)

  编辑:高林霞

爱上安徽,从这里开始!微信扫描关注,安徽大新闻、有趣事、身边事,全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