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家庭与学校是并肩前行的重要力量,二者紧密协作是孩子全面发展的关键。为搭建更稳固的家校共育桥梁,2025年3月20日,合肥市芙蓉小学成功开展了以《如何处理家校关系》为题的“家校共育”讲座,特邀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陈蕾老师担任主讲嘉宾。讲座聚焦家校沟通的痛点与策略,为构建和谐家校关系、护航学生成长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指导。



家校关系:从“矛盾”到“共赢”
陈蕾以“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为切入点,强调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协同的重要性。她指出,家校矛盾中“踢猫效应”的连锁反应往往让孩子成为最终受害者——紧张的家校关系会引发沟通不畅、情绪管理失衡、学习动力下降等问题,最终损害孩子的身心健康。
“家长是家校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因孩子相遇,因共同期待携手同行。”讲座通过真实案例,剖析了无效沟通的后果,例如教师因未提前准备沟通内容,导致与家长交流低效甚至无效,呼吁家校双方明确沟通目的、注重技巧,以尊重为前提建立互信关系。
科学沟通:尊重与鼓励并行
针对家校合作中的关键问题,陈蕾提出四大注意事项:
- 明确目的:高效沟通需直奔主题,避免无效拉扯;
- 善用技巧:教师需提前规划沟通内容,家长应主动倾听;
- 尊重为先:摒弃指责与命令,关注家长的真实诉求;
- 正向引导:以“先表扬后建议”的方式消除家长抵触情绪,促进合作。
讲座中特别分享了“鼓励四法”——描述式、感谢式、启发式、赋能式鼓励,强调“及时肯定”对提升孩子自信与家校信任的作用。例如,用“我注意到你主动整理书包,谢谢你为班级树立榜样”等具体化语言,让孩子感受到被关注与认可。
直面挑战:校园欺凌的预防与应对
结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调查数据(约32.5%学生曾遭遇校园欺凌),陈蕾深入解读了校园欺凌的表现形式(骂、打、毁、吓、传)及应对策略:
家长需警惕:孩子身体伤痕、性格突变、睡眠问题等异常信号;
应对原则:优先保障孩子安全,通过安抚情绪、鼓励倾诉、寻求专业帮助等方式化解危机,必要时运用法律武器维权。
家校共育:为孩子注入成长动力
陈蕾呼吁家校合力,通过六大行动为孩子营造积极成长环境:
- 扬长避短,挖掘孩子优势;
- 打造和谐家庭氛围;
- 以身作则,树立家校正面形象;
- 保持高频互动,畅通沟通渠道;
- 支持学校举措,传播教育正能量;
- 通过合理途径反馈建议,共建优质教育生态。

携手同行,共育未来
讲座尾声,陈蕾总结道:“家校关系是孩子成长的土壤,唯有相互尊重、信任与协作,才能让孩子向阳而生。”家长们纷纷表示,通过讲座深刻认识到自身在家校共育中的角色,未来将更注重沟通方式,与学校同心协力为孩子的全面发展护航。合肥市芙蓉小学将持续推进家校共育实践,定期举办专题活动,凝聚教育合力,为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筑牢根基。 (杨扬)
编辑:高林霞
爱上安徽,从这里开始!微信扫描关注,安徽大新闻、有趣事、身边事,全知晓!

查看评论(0)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