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模型赋能小学数学表现性评价设计与实施的研究》第三次推进会
近日,合肥市南国花园小学市级规划课题《AI模型赋能小学数学表现性评价设计与实施的研究》第三次推进会如期在和煦园校区五楼会议室召开。会议由教导处副主任杨青青主持,课题主持人方红校长全程参会,全体课题组成员参加汇报研讨,共同探讨AI技术与小学数学表现性评价融合的创新路径。

会议第一项议程聚焦课例展示与评价量规设计与应用。课题组成员分别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圆柱的认识》两节典型课例为载体,分享了基于AI模型设计的评价量规。通过视频片段和课堂实录,呈现了学生操作、合作探究的动态过程,并借助AI分析工具对学生的空间观念、推理能力等核心素养进行多维度量化评价。方红校长指出:“量规与AI的结合让评价更精准,既关注学习结果,更凸显思维过程等具体表现,这是传统评价难以实现的突破”。

第二项议程中,课题主持人杨青青老师以《表现性评价量规的设计逻辑与技术融合》为题开展专题分享。他从学科核心素养导向、AI模型的数据采集与分析、量规的迭代优化机制等三个维度系统梳理了评价工具的开发路径。杨主任强调:“下一阶段需重点攻克评价反馈的即时性与个性化,让AI不仅是技术工具,更要成为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智慧伙伴’。”会议同步部署了课题组成员的下一阶段任务分工,会议要求以年级为单位开展课例群研究,形成可推广的AI评价模型。

会议最后,方红校长总结指导。她强调,课题研究需紧扣三大核心:一是立足“有效性”,将AI模型与数学核心素养内涵具体表现深度耦合,确保AI工具能精准捕捉学生学习的发展轨迹;二是强化“及时性”,依托AI动态采集课堂行为、练习反馈等多模态数据,构建“采集—分析—反馈”的实时评价闭环,让教师第一时间调整教学策略,促进教与学;三是突出“生长性”,通过AI生成的个性化评价报告,帮助学生形成“学习画像”,实现“以评导学”。

此次推进会标志着课题研究进入深化实践阶段。未来,课题组将继续以AI技术为支点,撬动小学数学评价改革的深层变革,为新时代教育评价体系构建注入智慧动能。(信莉媛)
编辑:高林霞
爱上安徽,从这里开始!微信扫描关注,安徽大新闻、有趣事、身边事,全知晓!

查看评论(0)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